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2章 討董前夕 (第1/1頁)

長劍飄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月時間裡,不少人才從各地蜂擁而至,襄陽學府人員達萬人,襄陽軍校則是十分冷清,軍中僅挑選了五百人前來就學,俗稱襄軍一期,上次會武前兩百名皆在其列,都是軍中翹楚。 荊州世家各族都派了自家公子來求學,甚至更遙遠的其他州郡都有子弟前來。 此後,每年八月一日定為招生日,九月一日開學,每年各院只招收三千人,招滿為止。 公元190年四月,因董卓不顧眾人意見,有意遷都,已將一部分人先行遷往長安,太尉黃琬憤然棄官而走,蔡邕此時也遭到王允打壓,屢次遭到生命威脅,故而也棄官而走。黃琬在專人的護送下,帶著蔡邕返回襄陽,此時正在來的路上,王五親率護衛營前去接應。 途中偶遇一人,名王粲,於長安返回,作詩一首。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忘?”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 有心人將荊蠻二字傳到黃江耳中,黃江也只是嘆息一聲,荊蠻,貶義,乃是荊州土著的意思,看不上的意思,這黃江如何能不知,但也不會因此惱怒,這本就是一個事實,由此可見天下士族文人對待荊州的態度。 此時,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道:“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國恩,你們兄弟倆都掌握著一方大郡,現在王室經此劫數,亂臣賊子未被懲處,這正是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時。” “眼下廣陵郡比較安定,郡內十分富裕,如果動員一下至少可以徵得二萬人,以此來誅除國賊,給天下人做個榜樣,那將是最大的節義呀!”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 一時間風起雲湧,各路諸侯紛紛響應,東郡太守橋瑁擬定的討董盟書,此時也已經擺在黃江的案臺上。此事說來奇妙,雖臧洪是發起者,而橋瑁是偽詔者,但袁氏兄弟早就因此事和黃江進行了一番洽談。 片刻後,眾將匯聚一堂。 賈詡也不避諱,直說,“主公如今坐擁千萬百姓,十萬雄師,已成就一方諸侯。如今漢室名存實亡,不如早做打算。” 眾將皆自認漢臣,此時皆不語。 黃江微怒,“軍師,此等大逆之言,不可再說。” 賈詡拱手,“主公恕罪,屬下失言。世間傳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黃天立,民心順,天下大吉,這指的自然是主公,何不順應天命。” 黃江再怒,“來人,將賈詡給我押回府中,好好反思,沒有我的命令,不得出府。” 說吧,嘴角帶著笑意的賈詡被帶走了,有些話,主公不能說,他能說,當下已試探,諸將雖有不滿,但也無反對。 隨後看向一旁的劉先,“收回賈詡別駕之印,命劉先為別駕,鄧義為治中。” 劉先只能拱手拜倒。 當日一封罪己書傳至荊州各地,賈詡被罷黜,議論紛紛,荊州士族此時被強行回血,每個人都是欣喜若狂,信心滿滿。 這也代表著黃江對荊州士族求和的態度。 ...... 次日! 將軍府議事大廳。 黃江看向眾人,“張氏兄弟召集各路諸侯,起兵反董,諸位各抒己見。” 甘寧率直髮言:“主公,我覺得不必參與,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黃忠也附議:“忠亦以為,如今荊州方定,不可輕起戰事,休養生息更適合當下。” 黃江此時有點納悶,賈詡此時被關在府中,連一個懂自己的人都沒有,不由再次看向張遼,趙雲。 張遼,“謹遵主公號令。” 黃江再看向其他人,皆沉默不語。 趙雲一向率直,出列言:“主公,各路諸侯討董,據說有陛下詔書,不可不去,以免落人口舌,但所去兵馬不宜過多。” “如何說?” “我曾聽聞,袁氏四世三公,袁家兄弟二人皆是好謀無斷,貪功好名之人,在黨人心中頗有威望,如主公以衛將軍的身份,帶太多兵馬前往,容易喧賓奪主,被人針對。” “再者,我方如果暴露太強實力,那打完董卓,我們豈不是要成為第二個目標?” 黃江點了點頭,目前各方斥候打探的情報是荊州有十幾個營,按照漢制,一營千人,也就不到兩萬人馬,不足為懼。 黃江十分欣慰,趙雲的成長速度還是很快的,讚賞道:“子龍所言有理,那依子龍之言,帶多少兵馬前往可以。” 趙雲沉默片刻,“四千人馬便可,一千刀盾兵,一千戟兵,一千槍兵,一千弓弩手。” 在座的文人不懂這些,而以黃忠太史慈為首的武將則是明白,荊州士兵皆是多面手,沒有明確的刀盾槍戟兵,那這些人員從哪裡來,必然是從各郡縣挑選。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國之袁氏帝國》 第52章 討董前夕(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