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寶鈔問題 (第1/2頁)
四夕火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朱棣人驚了,他曾經和大臣商量了不下數十回,用了各種辦法。
什麼賦稅折鈔,允許老百姓繳納賦稅時,用寶鈔折還,比如三十貫的寶鈔抵一石大米,二十五貫的寶鈔,抵一石小麥或者大豆,四十貫抵一斤生絲。
還有以鈔中鹽,就是軍民得用寶鈔來換取食鹽,等等一系列的保障,但是卻一直止不住寶鈔的下滑,雖然現在下滑得不離譜,可卻沒見到好轉的機會,讓朱棣有時候也是無比頭疼。
而這小子上來就說有辦法,讓他不得不懷疑,他在吹牛逼。
“那你說說,有何辦法”
“我說了,你可別打我,也別罵我”姬陽說道,然後看了看徐妙雲。
徐妙雲笑著點頭,“放心,皇奶奶保護你”
朱棣雖然沒說啥,但是卻點了點頭,讓他說。
姬陽先是整理了一下思路,便開始給朱棣講解起來“首先,皇爺爺得想辦法,挽回朝廷的信譽”
朱棣:???
“我朝廷,沒信譽”
朱棣很疑惑,你說我這個人沒信譽我認,但是你說朝廷沒信譽我不認“怎麼沒信譽,我大明朝廷,明鏡高懸,怎麼就沒信譽了”
“皇爺爺,我問你,平民拿黃金和白銀能在官府兌換大明寶鈔,那麼能拿大明寶鈔向官府反兌換黃金和白銀嗎?”
“哼,大明寶鈔也是錢,兌換黃金白銀作甚,而且大明寶鈔輕便,金銀銅錢沉重,買東西都不方便”
“皇爺爺,既然是這個理,那我問問,你官府都不拿黃金白銀兌換寶鈔,你還希望百姓相信這寶鈔能用?從古至今一直都是黃金白銀是硬通貨”
“皇爺爺用了一張紙換取了百姓手中的黃金白銀,百姓卻又不能反過來用手中的紙換取黃金白銀,而且寶鈔的購買力是一天不如一天,皇爺爺你要是老百姓你想一下,你昨天用一兩銀子或者銅錢能買一石大米,然而換成了相對應的寶鈔,今天用寶鈔卻只能買半石米,你願意嗎”
“我~額”朱棣一時間有點語塞,這麼一想,好像是啥,他也不願意。
真是他錯了,哼?他是皇帝,知錯但是不能認錯。
隨即他說道“這也是朝廷,沒那麼多黃金白銀兌換的無奈之舉啊”
確實也是現在朝廷金屬貨幣不足,每年白銀黃金產量也不高,不然朱元璋也不會急忙發行紙幣,來緩解大明經濟。
“皇爺爺,問題就在這裡”
朱棣才說道,姬陽立馬接了過來,“首先皇爺爺以及太爺爺發行寶鈔的時候,沒有相對應的準備金,就直接發行,所以導致的結局,只有走向滅亡”
“什麼準備金?”
“就是皇爺爺你們發行的寶鈔,必須和國家所擁有的金銀銅錢相等,掛鉤,唯有這樣貨幣才不會貶值,這個被稱為金本位制度或銀本位制度,當然這本應該是紙質貨幣發行演變的下一步,用來過渡的一步”
“畢竟這樣朝廷也無法從中得利,而且成本極高,同時朝廷發放紙幣肯定會超出金屬貨幣的儲備,有限的金銀是滿足不了日益擴大的貨幣需求,這是必然的”
“而如果紙幣大量超出金銀貨幣的儲備,沒有加以制止,就像現在一樣大明寶鈔一路貶值,最終完蛋”
“可現在朝廷也沒有那多金銀,作為你說得準備金,已經來不及了”朱棣這點聽姬陽一說頓時也明白了。
問題就在這裡,大明沒有那多黃金白銀甚至用來鑄錢的銅都不夠,拿什麼來作為準備金,這些年朝廷一直在讓平民權貴大家族用手中黃金白銀換紙幣,可開始還好,現在是越來越沒有人換了。
如果百姓要兌換金銀,朝廷是完全拿不出來那麼多金銀。
而姬陽立馬給朱棣解釋道,“所以就得慢慢轉變為,信用貨幣制度”
“信用貨幣制度?”朱棣聽見了新詞,立馬豎起耳朵聽著。
“嗯,因為金銀的儲量滿足不了紙幣需求,而信用貨幣則是以國家的信用為基礎為擔保來發行的紙幣”
“而太爺爺是直接跳到了信用貨幣制度,而在信用貨幣制度中也得有著準備金,用來平衡整個市場,應對隨時發生的各種風險,通貨膨脹和通貨收縮”
“同時,信用貨幣制度中,最關鍵的是信用二字”
當然這也是朱元璋沒有辦法才這麼做的,因為明朝建立之初,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導致十室九空。
很多地方重新出現以物換物的現象,甚至用元朝錢幣在購買東西,再加上金
《大明漢王爺朱高煦》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寶鈔問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