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時的中國,人口約四萬萬,從有記載的資料上看,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在認識西方的問題上能有這般遠見卓識者,除了王韜之外,尚未見有他人。

在王韜寫下這些文字的同一年,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寫了那篇被稱為“洋務運動綱領”的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函,力主“皇然變計”,實行變通,但其認識水平,卻比洞察到了世界“通商大局”的王韜低了不小的一個層次。信函中說:“中國文物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可見,還是一個靜態比較的狹隘視角,沒有看到全域性,也沒有看清大趨勢。

洋務派的人數比王韜們多了很多,不僅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等一批地方實力派領袖,也有朝廷裡以奕為首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還有馮桂芬等學界的思想先驅,代表了當時中國認識西方的主流頭腦。

洋務派再往下,是守舊派,認定西方器物就是一些“機巧之術”,抱著“工匠之事,儒不屑為”的態度,堅信“禮義為本,技藝為末”,不屑於認識西方、認識世界。洋務派與守舊派的思想論戰,持續了三十餘年,貫穿洋務運動的始終,從洋務派的連連受挫,幾起幾伏,可見守舊派的勢力之大、代表性之廣。

中國開展洋務運動之時,還沒有“現代化”這個詞,將過去的歷史都理解為散步,將現代化理解為登山,這種思想更不可能產生。而將所有外來的新事物都歸結為“洋務”,將“洋務”和中國千年不變的“聖人之道”對立,這個對立,最多走到“西方立國有本有末”這種認識,就到頭了,就近乎於造反了。李鴻章與守舊派論戰,一氣之下,也能說出“未見聖人留下幾件好算術器藝來”等大逆不道的話,但最多就是如此了。

登山賽的全貌,還鎖在重重迷霧當中,但王韜們已經看出來,這是一場“遠方畢至”的競爭,中國無論是採西學還是守中學,無論是辦洋務還是堅持聖人之道,最終都是要競爭,勝者一切都對,敗者一切都錯!“以時局觀之,中外通商之舉,將與地球相始終!”王韜此議,在中國加入世貿與世界全面通商之前一百四十年。

李鴻章們沒能洞察到這一點,他們看見西方跑在了前面,也發現西方站到了高處,但沒有把整個形勢看成是一個不斷的競賽。他們心存幻想地誤以為,只要中國辦好洋務,一步趕了上去,天下就會重歸太平,中國繼續做天朝,四夷臣服於下。

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又三十年,到了新旗手康有為,也還是這個思想。按康先生的設計,中國的變法,三年而宏規成,五年而條理備,八年而成效舉,十年而霸圖定。整個的世界觀,還是一個你上我下、我上你下的等級格局;最後的大目標,仍是一個以中國為中心、以世界為四周的霸業宏圖。

一、為什麼19世紀的中國人缺乏對現代化的洞察力(2)

而守舊派方面,既不想看,也什麼都沒看見,沒看見大山,更沒看見登山賽。“中國數千年來,未嘗用輪船機器,而一朝恢一朝之土宇,一代拓一代之版章。”西夷之事,與我中國何干?

回看當初,可以肯定,在中國接觸世界現代化之初,基本上沒有發揮出自身的洞察力。現代化是一場登山賽,登山賽與平原散步完全不同:前者是動態的,後者是靜態的;前者是連續不斷的,後者是一步到位的;前者是領先決定勝敗,後者是霸業決定勝敗。這個認識,四萬萬人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過。王韜派、洋務派、守舊派,在認識西方和現代化這件事上,若按洞察力來評判,分別算是“有洞察”、“半有洞察”和“沒有洞察”三個層次,人數上,分別是極少數、較少數和大多數。而“真正的洞察”,則一個都沒有。

為什麼當時的中國,能認清世界大勢者,連一個都沒有?為什麼沒有至少多出一些王韜?為什麼洋務派沒能至少達到王韜那種洞察水平?為什麼守舊派如此頑固,在列強的軍事打擊之下連連慘敗,仍然堅信中國的忠信禮義必能戰勝西方的堅船利炮?

後人都是西學中人了,從小就懂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回頭翻看前幾代祖宗們的那些思想文字,不知如何理解以上問題,只覺得愚昧無知、不可理喻,於是肆意嘲笑,以自己比這些祖宗們聰明為幸,以自己與這群先輩們同族為恥。

人們很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是,認識西方這件事,對中國人來說,實際上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西方這個東西放在那,你要回答它是什麼這個問題;二是你用什麼認識工具來認識它。這兩個意思很不同,前者是What,後者是How。舉個簡單的例子,王

《中國力學之父指的是誰?》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