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家大宅 (第1/3頁)

王小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為松江府刑名主簿,李做作可謂是刑名事業盈利的先驅者,一直以來牢房都是衙門中的清水部門,松江府監牢雖然屬於府級衙門,但也一直是虧空的,當官不為財,不如回家去種田,自然這樣的部門不會有人喜歡,這也是為什麼李做作這種沒有功名的捐官能夠當上刑名主簿的原因。松江府監牢上下人等也是在李做作的帶領之下,從一個毫無油水的職業,發家致富奔了小康,現在牢房的獄卒走在大街上那都是昂首挺胸,氣勢如虹,有錢腰桿子也就直了,同行們也是羨慕不已,以至於松江府監牢的獄卒成為熱門專業,很多人送禮攀關係只為進入松江府監牢的獄卒行列,為的就是為大明帝國的刑名事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李家大院坐落於郊區,不是李家沒錢在松江府豪華地段買地建大宅,只是李家一直秉守著低調的祖訓,在低調中發財,在低調中永生。

郊區的地段雖然偏僻了一點,但是地價便宜,雖然李做作比較低調,但身為大明帝國的朝廷命官,總也不能過得太寒酸。拉低了大明帝國官員財富平均值,因此佔地就要很大,當然也就百畝,五進五出。

圍牆上是當下最時興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估計可能是李大人在松江府刑名事業上公正無私,鐵面無私,大公無私,因此得罪了一些小人,為了安全起見,這圍牆高度差不多快趕上松江府的城樓了,而且厚約兩丈,估計就算是當今大明帝國最強大的虎蹲炮想要把圍牆哄塌,也需要一些時日。

為了防止有人偷偷進入李家大宅,李做作可謂是煞費苦心,鋼筋混泥土還不算,就連圍牆上面都裝了許多倒刺,如果你想從圍牆上爬過去可謂是千難萬難。

正中是李家大宅的正門。只見上面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李家大宅,如果有條件的話,晚上你過來參觀就會發現這李家大宅四個字晚上也是可以發光的,這也是李做作採用的國外最先進技術--夜光技術,就連皇宮,土財主英國公府都沒有采用,只是這光是綠色的,大半夜的挺滲人的,不得不說李做作的品味挺獨特的。

兩側是一副對聯你,都很很喜慶的話。

上聯是 聚財聚福聚靈氣,下聯是 增福增壽增平安、

字型運用的是狂草張旭的字型,張旭有張顛素狂之稱,張旭的草書可謂是不可翻越的巔峰,技藝嫻熟,精煉流逸,肥瘦相宜,流暢生動,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雖變化無常,但法度具備。

張旭是唐朝有名的大家,在書法和詩歌達到無法再現的高度的唐代,張旭散發著墨香與酒香的生命,以化成後世無法攀登的風景。詩書酒三絕,有些類似與某個時代會導會演還會唱的某些明星。

《杜臆》書曰“張旭善草書,好酒,每醉後,好呼狂走,索筆揮酒,變化無窮,若有神助”,《唐才子傳》也說“張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一頭儒墨而書”。

可見這酒也不一定都是好東西,文化人都愛酒這也是有道理的,酒可謂是藝術家靈感的催化劑,就如一些搞藝術的,需要美色來刺激是一樣的道理,因此一些潛規則的出現大家也不要太過大加指責,畢竟都是為了藝術。

李做作很是喜歡張旭,把張旭是為了人生偶像。比張旭的三絕差一點,李做作是酒色雙絕。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這首《山行留客》是李做作會背的為數不多的詩詞,他很是喜歡,每一次喝多了總會吟上一遍,畢竟搞藝術是李做作一生的夢想。

也是為了安全,李家大宅看門的也都是用的彪形大漢,四個,這還僅僅是開門的,裡面外宅還有,內宅也聘請一些江湖女俠,據說李家大宅一天的安保費用就達到一千多兩,不得不說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就連一些朝中重臣也不捨得。因為李做作很擔心自己人沒了,錢還沒花掉這樣的尷尬事情發生,因此李做作是很惜命的,安保上面也是毫不吝嗇,掙的錢不就是花的嘛。

走進大門,地面沒什麼不同也都是青石路面,當然你的觀察力強一點的話,也是可以發現,鋪就地面的青石成正方形,每一塊青石的大小也都是一樣的,這也從側面展示了李做作李大人的官風,方方正正,眼中沒有大小高低貴賤之分。

李家大宅的整體建築成回字形,第一層屬於安保的重點部位,因此如果步就發現一位站崗的大漢也就不足為奇,越向裡走裡面的安保也就少了很多,直到到了李家大宅的核心地帶,也就只有寥寥幾位女俠守衛。

此刻的李大人正躺在涼亭中

《玩轉大濟南》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家大宅(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