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1部分 (第1/4頁)

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指出:印度次大陸的人民信奉六大宗教,講十五種使用範圍較廣的語言和數千種次要的語言和方言;印度的歷史又是如此錯綜複雜,以致無法計算它有多少種族和少數民族。他說,在英國人把印度捏合在一起,使它置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以前,印度一直不是一個國家。他認為,印度是一個人口太多、資源太少的國家;相比之下,中國儘管人口眾多,但具有豐富的資源和為本身提供吃穿的潛力。

伊朗國王的論點是:印度幾乎無法管理自己;誰要是能夠成功地把印度一直捏在一起,這個人必定是政治上的天才。尼赫魯做到了這一點。值得讚揚的是,印度儘管面臨著巨大的經濟、社會問題和隨之而來的、把印度誘向獨裁統治的趨勢,但尼赫魯堅持印度應該保留和發展民主制度。

1953年,我在印度見到了尼赫魯。在此之前,有些人告訴我說,他是反美的;有些人則說,他是反英的;還有一些人告訴我道,他只是反對白人。這些指責可能都有一點道理。但根據我自己和他談話得到的印象,我同意已故的保羅·霍夫曼的看法。他對我說過:尼赫魯只不過是深切地熱愛印度罷了。

儘管尼赫魯的不少年月是在反對英國統治的鬥爭中度過的,而且他在英國監獄中也被關押得衰弱不堪,但他仍然十分欣賞英國詩歌,有時還去英國度假。他突出自己,以第三世界的發言人和“不結盟運動”的締造者自居。但他也處處顯示出要人們認真地把印度看成一個大國的態度。這位高傲的人對英國統治者把印度人當成二等人的做法感到非常憤慨。他後來向世界其他地區講話時流露出來的那種優越感和傲慢態度,看來也是出自內心的。印度人民對他的奉承,使他的這種態度更加變本加厲了。三十年代中,隨著他的威望的增長,他的妻子和女兒有時揶榆他道,“喂,印度的寶貝,現在幾點了?”或者說,“唷,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化身,請把麵包遞過來。”

1953年我見到尼赫魯時,他至少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來談論美印關係,又花了二半以上的時間長篇大論地對我講述他所謂的、印度正面臨著來自窮兵贖武的巴基斯坦的危險的問題。儘管他在這次講話中談到的是巴基斯坦對印度的假設性的威脅,他的舉止卻預示著如下時刻的到來,十八年後,得到蘇聯供應的印度軍隊在他女兒的領導下肢解了巴基斯坦,並威脅要消滅它——這是我根據美國在這場衝突中“偏袒”巴基斯坦的政策設法予以否定的目標。

回首往事,我認為他把無可爭辯的、超凡的才能和精力過多地用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上,這是他的一大弱點。尼赫魯如果還活著的話,他完全有可能和有力量攫住即將射向巴基斯坦的子彈,和平地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不幸的是,他在世之時,未能使自己這樣做。印巴衝突是戰後的歷史上愚蠢地耗費軍事力量的最悲慘的事例之一。幾十年來,這兩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雖然有幾億人生活於赤貧之中,但它們每年還都花幾十億美元去購置武器,其基本目的不是為了防禦來自北方的侵略的威脅,而是為了互相殘殺。

然而,在我們的會談中,尼赫魯也談到一個我認為是有價值的論點。他說,有四億人口的印度正試圖透過民主的途徑來取得繁榮、進步和正義。六億人口的中國則試圖透過專制的途徑來達到這些目標。因此,他堅持說,盡一切可能來保證印度取得成功,這是符合美國和西方的利益的。這樣,第三世界其他國家在走上自治的道路時,將會看到民主的途徑是可行的;而共產黨的實驗是失敗的。這個論點是為尼赫魯的目的服務的,因為他需要更多的援助。但它也是頗為正確的。

印度持續地發生經濟災難的原因之一,正是尼赫魯自己頑固地信奉社會主義。他說過,中國和印度所進行的試驗,代表著極權主義和民主政治之間的競爭。這句話雖然是正確的,但印度所進行的並不是建立自由企業的試驗。尼赫魯在獄中閱讀了馬克思的著作,三十年代中期,他鼓吹社會主義,並極力敦促他的追隨者們組織工人聯合會和農民聯合會。他一開始就為社會主義的教義所吸引,這是不足為奇的。尼赫魯出身於特權階層,在社會道德的薰陶下成長。他長大成人的那個國度,並不是一個工業化的民主國家,甚至稱不上是農業民主國家。印度等級制度森嚴,大量的財富集中於少數人,使他們出奇的富裕,其他千百萬人民瞻念前景,看到的卻是難熬的貧窮,早逝甚至成為擺脫貧窮的一條途徑。

印度需要自下而上地提高生產率。相反,在經濟方面,它卻採取了把思想自上而下地灌下去的辦法。官僚機構則象一層又一層粘

《領袖們的霸氣語錄》 第4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