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堂人生哲學課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曾肇請楊光華喝酒、巧遇王詵、蔡京之後,楊光華似乎開了竅。結合讀過的《三國志》和《史記》,他深刻認識到了一個關乎自己立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自己有才華、有本事、有能力、有志氣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自己的人、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人脈網,單打獨鬥,那麼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絕無可能成大事,立偉業。於是,公休日和下班之後,除了讀書,他開始交朋友、參加同學聚會、也接受以前雖然不相識、但現在是同朝為官者的邀請,或郊遊,或詩會、筆會、文友交流會等等,如此過了半個多月,慢慢有了社交圈,朋友也有了幾個。 特別是跟曾肇的深交,把他對經營人脈、打造個人勢力圈的認識提到了新的高度。 那天下午,他去架閣庫查資料。離開政事堂不多會兒,就聽後面有人叫:“楊助理,一塊兒呀”。 楊光華回頭一看,是曾肇。曾肇中等偏下的個子,身材瘦削、略顯躬背,因生就一雙八字外撇腳,加之性格沉穩,所以哪怕屁股著了火,他也只有腦袋使勁往前拱,速度卻無論如何也快不起來。楊光華只好站在原地等他。 曾肇趕了上來,兩人並肩往前走。曾肇問楊光華:“上午,皇上讓我看了兩份材料,是對繼承熙寧變法成果的思考。都是你寫的吧”? 楊光華一愣,笑了笑。說:“是,讓您見笑了吧?” 曾肇有點不解的問:“聽皇上說,那兩篇觀點相反的文章,其中一篇是交給皇上的,另一篇是讓宰相看的,宰相又交給了皇上”? 楊光華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就說:“是宰相出了題目讓我寫的。本來是想,得到皇上認可了就發往全國,作為繼承並運用熙寧變法成果的動員令的。寫了之後宰相不滿意,痛批了我一頓,我只好又寫了一篇他滿意的。但皇上不滿意,我就又把先寫的那一篇重寫後交給了皇上”。 曾肇點點頭,說,“那,宰相為什麼要批你”? “說我寫的觀點,跟他的觀點相距太遠,非常惱火,還說了些與此毫不相干的事。總之是聲色俱厲,要是膽小的,能嚇尿褲子”。楊光華笑著說。 曾肇又說:“皇上對你的文筆非常的欣賞。皇上還覺得,你同時就一個主題,寫出正反兩種觀點的文章,很是誇讚。但皇上很不贊成宰相那一篇的觀點。並且很是生氣,說宰相是不顧現實照抄照搬。說實話,我跟皇上的觀點一致”。 楊光華心裡想,別看曾肇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思想非常敏銳,觀點也很超前。這樣的人能夠成為自己真正的知己。 曾肇接著說,“你一個剛畢業的太學生、新科狀元,沒惹天沒惹地,為什麼宰相三番兩次的針對你呢”? 對此楊光華還真是說不清楚,他只知道那篇文章是火源。可那篇文章皇上太后都是很肯定的。於是他搖了搖頭說:“不清楚呀。我只知道我並沒得罪過他,我們家裡人也沒有得罪他的。我們家,從我太爺爺輩兒上就已經衰微,到我爹,就只剩個空頭員外了。我們家人跟宰相也沒有任何交集,不可能得罪他,況且我爹三年前就去世了”。 曾肇說:“這跟你們家沒有半毛錢關係,問題出在你的身上”。 楊光華停住了腳步,呆愣了半天,“我?我沒得罪他,也沒惹著他呀?莫名其妙嘛。” “你看,你還是年輕吧?對人情世故懂得少啊。你聽我來跟你說,啊。你該知道,先帝殯天的時候,因為沒有皇子,能接班登基的就要在他的四個弟弟當中選。當初,章相最看不起、也最不喜歡的就是當今聖上。可因為向太后作主,當時的端王登上了皇位。可恰恰就在先帝殯天的兩天前,你那篇文章發表,引起了全天下的轟動。更絕的是,你的預言成真。章惇認為,你要麼是受了端王的唆使、要麼你就是端王爺的人,是為端王接班製造輿論當槍使”。 “不管怎麼說,你這樣的行為,如果不是兩天以後先帝駕崩、徽宗登基,你有幸被徽宗和太后保了下來,那你早就在閻王爺那裡哭天抹淚喊冤叫屈了。特別是,你不但逃過了這一關,還被皇上點中為狀元。章惇認為這是皇上偏袒你,而皇上之所以偏袒你,就是因為你為他登基立下了功勞”。 “章惇是個自視很高的人。在他眼裡,天下沒有能比他更強的人,可你呢?不但中了狀元,皇上還在百官面前公開說你是天下第一才子。這叫章惇心裡怎麼能平復,怎麼能好受?到後來,皇上又要選你做他的御用秘書,這更加堅定了章惇的看法,所以他要使出渾身的解數,憑著他三朝元老的資格和影響,堅決阻斷你的上升步伐”。 “他做到了,把你弄到了中書省。就是皇上、太后也拿他沒法。實話說,按照章惇原來的意思,想把你弄到一個偏遠的地方去,做一個知州通判,那樣你要想再上來,就不好辦了。他要再使點手腳,你想上來,那就比登天還難。這兩個大關節,你沒有刻意地去得罪
《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在哪看》 第49章 一堂人生哲學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