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歸來 (第1/2頁)
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唰唰唰......” 教室裡坐滿了學子,卻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只有書頁翻動的響聲。 這裡是九江府學,魏廣德此時坐在裡面翻看著從學府藏書樓裡借來的書籍《大明律》。 這段時間,魏廣德已經把藏書樓中四書五經的各種註釋看了個遍,憑藉著強大的記憶力,學習起來是真的事半功倍。 現在他已經開始學習明朝的歷史,好吧,那誰不是說過嗎,以史為鑑。 瞭解大明的歷史,《大明律》這部由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大明憲法是怎麼也逃不過去的。 實際上過去魏廣德也瞭解過,只是沒有完全吃透,很多地方只是囫圇吞棗硬背下來,這次重翻大明律,自然是要完全讀進去,吃透。 其實,幾乎所有這個時代的,有志於功名的讀書人,都必須要詳細瞭解大明律,至少在入仕前一點要掌握,否則你連做官的資格都不具備,一個簡單的考核就會被攔住。 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此時已經進入十一月,天黑的比較早,府學放學的時間也就提前了很多。 魏廣德走出府學大門的時候,身旁還有勞堪、沈良棟等幾個學子一起。 懂行的人才能一眼看出,這幾個學子雖然容貌氣質各異,但是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身上穿的都是一水的上等松江布料做出來的衣服。 大明朝建立之初,松江府及周邊就已經大量種植棉花,這也推動了松江府和周邊府縣紡織業的興旺發展。 “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從這句老話裡也能聽出松江府棉布產量之大。 明初朱元璋時期,即頒佈法令,鼓勵種棉,並規定松江府可以“折布納官”,“以棉花一斤折米二斗”。 因為官方的鼓勵,其發展就可見一斑了。 而棉布在大明朝可是硬通貨,衣食住行,衣可是被放到第一位的。 雖然時代發展到了後世,服裝的地位也就降了不少,可是滿大街的服裝店也可以說明很多東西。 松江棉布質地優良,世人譽之為松江美布,質地不僅柔軟,而且吸水性還比較好,比其他地方的棉布價格高出許多,成為一方特產,其中優等棉布更是作為貢品被運往北京。 所謂“蘇松財賦半天下”,其中棉紡織業的興旺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松江布料好,自然也被各世家大族所喜愛。 魏廣德常住九江府後,很快也完全換下了自己的行頭,使用上好的絲綢和棉布做了幾身衣服。 至於這些花費,自然不是從彭澤送來的,而是張府那邊提前撥了一筆銀子過來讓他先用著。 今天又是十五的日子,魏廣德和勞堪他們這是要一起去萃秀堂看錶演。 到不是魏廣德已經被那香凝姑娘給迷住了,而是古代的娛樂行業就那些,可沒有後世那麼多的種類。 聽戲,算了,後世還有多少國人會看戲,看得懂戲的。 去青樓可就不一樣了,喝喝酒,看看美貌的舞姬歌舞,再耍兩把錢,這就是古代的夜生活了。 所謂頭懸梁錐刺股,還有三更燈火五更雞,那都是寒門學子才玩的,家裡沒條件只能起早貪黑看書。 魏廣德家裡本來條件不算好,可是這次魏老爹他們在浙江貌似搶了不少錢財,雖然張宏福給他說的是能分到上萬兩銀子,可是魏廣德還是有點不信,因為最近張宏福的手筆也是大了不少,顯然家裡增加了不少進項,所以手面才寬鬆了許多。 幾個人出了門走過一條街就和張宏福那一夥人遇上了,這也是之前說好了的。 本來對於這些府學學子,是不大看得上那些世襲武職家的人,可以說以前完全就沒有怎麼接觸過。 不過現在發生了變化,有魏廣德的存在,勞堪等人和張宏福那夥人接觸的多了,逐漸也成了朋友。 勞堪等人家大業大的,倒是不在乎衛所的人,可是走在外面難免不出點事兒,有時候靠著嘴巴還真不一定管用。 上次勞堪那位同窗的事兒,最後還是張宏福從衛所裡調來一隊軍卒把人給堵了,勞堪等人才和那放高利貸的達成了和解。 沒辦法,人家手裡拿著那童生白紙黑字簽押的借據,不管走到哪裡都還是佔著理。 人死了,債卻沒有消,還要人家裡繼續還債,不行那就要逼著賣房子賣人抵債了。 借據上當然不會寫高利貸,而是把高利那部分直接算進了本金裡,借十兩還三十兩的借款在人家手裡變成了借二十兩還三十兩的借據。 雖然街面上人都知道那傢伙是什麼人,可是沒證據啊。 這些人背景不大,可是在官府裡也有人,勞堪等秀才也是沒辦法解決,也就是張宏福這樣的才能治一治。 兩夥人匯攏一起,很快就進了萃秀堂,在二樓佔下三張桌就等今天的節目開場。 “等兩天我爺爺他們可就要回來了,到時候你請個假一起去碼頭那兒唄。” 吃著菜喝著酒,張宏福就對魏廣德說道。 “我之前和教導已經說過了,他知道這事兒,已經答應下來。” 九江衛大軍去浙江剿倭的事兒,一開始街面上並沒有流傳,好多人之前可是不
《隆基股份最新公告》 第125章 歸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