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明日破城 (第1/3頁)
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浙江湖州府烏程縣城裡,一座氣派的大宅內,已經年近六十的潘季馴潘惟良正坐在一間雅緻的書房裡看書。
自從隆慶五年,他遭勘河給事中雒遵彈劾,被罷官賦閒在家後,他就一直閉門在家,沒事兒看看書,打發時間。
不過,畢竟治河治了十多年,到現在他還是放不下河工。
是的,嘉靖末年自從第一次接觸治水,他就隨著朱衡走邊了徐州黃河段,看到了兩岸百姓的疾苦。
作為一個有志向的官員,他自然想在和工上為百姓做點實事。
潘季馴於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出身在烏程當地以詩禮傳家的望族“匯沮潘氏”。
其父潘夔頗有才名,其母閔氏是明武宗時刑部尚書閔珪的孫女。
潘季馴家中兄弟四人,他序齒第四。
潘季馴七歲能治春秋,能文章,“補博士弟子”。
明世宗嘉靖十二年,以“高才生”為廩生,嘉靖二十八年,中舉人,獲鄉試第一。
嘉靖二十九年,潘季馴登庚戊科三甲進士榜,同年底授九江推官。
上任後,因為能明察冤案,改革驛制,罷免繁重的工役,頗受當地百姓歡迎。
嘉靖三十三年,因為官有能名,升為江西道監察御史。
不久後,因父親潘夔去世,而歸鄉守制,至嘉靖三十六年正月服喪期滿,起復為河南道監察御史。
也完美錯過了和魏廣德在江西見面的機會,說不得魏廣德在他面前還得躬身聽從教誨。
同年,京師三大殿遭遇火災,潘季馴奉詔往南京搜尋大木修復宮殿,在不拆毀民居的前提下完成使命,使百姓安堵。
嘉靖三十八年,潘季馴巡按廣東,施行均平裡甲法,斥抑豪強,懲處貪吏,擊破海盜,深受百姓愛戴。
到他離任時,當地民眾遮道挽留,並在郡學為他塑像祭祀。
嘉靖四十年,改調河南道御史,提調北直隸學校,督學順天府。
到任後,主持選拔考生,秉公辦事,不徇私情,選用了不少人才,至嘉靖四十二年底,升任大理寺右寺丞。
嘉靖四十四年,潘季馴接連升任大理寺右少卿、左少卿,年底,進官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輔佐工部尚書朱衡治黃河,從此開始治河生涯。
當時黃河氾濫,朱衡力主開新河,與潘季馴意見相左。
嘉靖四十五年初,朝廷遣工科給事中何起鳴勘河。
潘季馴仍力請恢復黃河和大運河故道未被採納,在他的一再請求之下,才同意恢復留城以下運河舊道五十餘里。
留城以上運河改道昭陽湖東岸,開南陽至留城新河一百四十餘里。
在新河基本竣工後,潘季馴又疏請勘查黃河上游情況,因朱衡不同意而作罷,旋即因丁母憂而離職。
丁憂在家,潘季馴就教子讀書,同年,新河工成,潘季馴進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直到隆慶四年,潘季馴復職再次督造河工,最後因漕船漂沒而遭到彈劾罷職。
雖然在治河之事上屢遭打擊,但他人生際遇可以起起伏伏,可沿河兩岸數以百萬記百姓卻不能。
這些年,他雖賦閒在家,可也一直在思考黃河治水之法。
兩次治河,他對黃河氾濫不可治的原由已經非常清楚,可卻也因此束手無策。
隨即,他只能一邊翻閱各種古籍,瞭解古代治水之法為參考,同時也時刻關注水情。
他深知,黃河難題說到底就是河水攜帶大量泥沙,這些泥沙沉澱導致河道淤堵,進而引發大患。
透過他這幾年的思考,收緊河道加速水流帶走泥沙的想法,其實已經有了初步設想,也就是後世所傳的“束水攻沙”之法。
在潘季馴看來,爬泥撈沙的做法只是可以在有閘的小河中施行,前人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多次試驗而沒有成績,只能是白白地浪費工料。
這,其實也是他思想的一次巨大轉變,在此以前,他也是信奉古已有之的治水之法,那就是疏浚。
當年和朱衡爭執的,正是保舊河道,透過築堤和疏浚來治水。
“爹,朝廷有旨意來了。”
就在潘季馴翻書,腦海中思考的確實河工的時候,門外傳來兒子潘大復的喊聲。
潘季馴有四子一女,外面喊他的就是大兒子潘大復,已經中了秀才,真在準備參加浙江鄉試。
有明一朝,只要家中出了進士,往往都會加倍培養家族子弟,因
《隆基股份最新公告》 第1212章 明日破城(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