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新戰爭模式 (第1/3頁)
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廣德說出的“賦役盡出田畝”很是打動張居正,概因這就是這個時代人們對財富的認知。
雖然魏廣德一直對外宣傳經商能聚財,但受到四書五經的影響,“有土斯有財”始終被文人奉為金科玉律。
當然,張居正對於財富,還有自己的看法,其實從他早年做的“生財有大道”這篇八股文章就能看出來。
是的,其實張居正改革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朝廷斂財,積財,他認為財富都是增收節支積攢下來的。
他不是不知道魏廣德提倡經商,也知道經商能夠致富,但做為首輔,他不能苟同。
“斯則勤以務本,而財之入也無窮。儉以制用,而財之出也有限。”
這才是他認可的致富之道,絕對不是靠著經商,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獲利。
“之前因為考成法,聽說下面有官員為了完成每年的任務,對百姓施以酷刑,逼迫錢財完成賦稅任務”
張居正低聲開始說起來,其實對於張居正改革,雖然歷史上褒大於貶,但爭議其實也是不小的。
根源就在於不管是清丈田畝還是施行一條鞭法,本質上並沒有減輕百姓的稅務負擔,只是減緩了繳稅的方式,同時給了贖買徭役的政策。
在此以前,這些都是私底下由胥吏操作的,並沒有國家大政的支援,屬於一個灰色地帶。
但實際上,雖然開了這個口子,但是百姓還是拿不出錢財來,提調到了還是隻能背井離鄉去服役。
而對於讓百姓傾家蕩產的,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役和丁稅,畢竟賦出自田畝,家有薄田有可能被壓榨,但是無田,再沒有了丁稅,官府自然就不能再對庶民強徵苛捐雜稅。
可以說,魏廣德攤丁入畝的法子施行,只要杜絕地方上對無地百姓徵稅,正稅、雜稅盡出田畝,雖然土地兼併制止不了,但是卻能把壓力轉移到地主身上。
而對於魏廣德來說,發展資本經濟需要大量勞動者,讓他們沒有負擔只為了生計,那不管是在地裡刨食還是進城務工,似乎都是不錯的選擇。
只要之後,再把支援工坊的政策制定出來,百姓失地就進城打工,做個打工人,也能維持地方上的穩定。
即便有人說地主會把官府的賦役強壓到農民頭上,給他們加租。
其實這不重要,他們只要知道,除了種地,其實還可以進城做工賺錢養家就好了。
到時候,怕不是農民租不到田地耕種,而是地主找不到佃戶租地。
張居正話說完,魏廣德也感觸頗深,嚴肅道:“地方上為了完成考成,官員拼命壓榨百姓交稅,此事我也聽說過。
也詢問過具體細節,其實多是無地百姓的丁稅,吃飯都難,哪來錢交丁稅。
若推行攤丁入畝,則朝廷必須明文禁止對百姓收稅,包括雜稅,賦稅盡出田畝。
朝廷的規矩,執行到下面都變了味兒,我們也只能儘可能完善不使其有漏洞可鑽,讓百姓憑白受苦。”
張居正深以為然。
其實,土地兼併是大趨勢,人為是阻擋不了的,歷朝歷代皆如此。
就算是立法,下面人也可以採用超長期的租約變相修改土地屬性。
明朝因為所處時代,受技術發展影響,也不可能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發展,至於更高一層的資本主義經濟,基本條件都很難達成,最多就是莊園經濟過度一下。
而莊園經濟,那也需要土地兼併以後,由地主來主導。
不過作為大明內閣閣臣,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解決國家財政的問題,兼顧地方穩定。
張居正改革最大的成績,其實就是扭轉了明朝中期開始的長期財政赤字,讓明朝政府在這個時期有了一定的結餘。
也正如張居正自己所說,“雖國有大事,而內府外府之儲自將取之而不匱矣。”
所以,財政問題其實才是內閣閣臣考慮問題的首選。
只要能讓朝廷收到更多的銀子,其實就算侵犯小民利益,他們也會繼續做下去。
當然,張居正選擇的道路,對士紳階級也是不好,所以人亡政息就能理解了,可謂上下似乎都不討好。
不過現在魏廣德提議清丈田畝後,推行一條鞭法時把丁役全部併入其中,卻是可以實質性減輕百姓負擔的善舉。
最起碼,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賺到的都是自己的,不需要再給官府交稅。
兩人開始就攤丁入畝進行實質性商議,其實主要是考慮推行此法後
《隆基股份最新公告》 第1221章 新戰爭模式(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