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第1/2頁)
子醉今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奉旨行兇》最快更新 [aishu55.cc]
這種轉變實在出乎午思的意料之外。她生怕自己那番話觸了他的黴頭,趕忙轉而道:“我看太子殿下待大人甚好,你們倆的關係,倒是和先帝與龔尚書頗為相似。”有意把話題往自己想知道的上面引。
龔尚書是龔相的父親,雖也入了閣,卻並未官至首輔。因此大家稱起父子二人時,便以龔尚書和龔相相稱。
龔尚書出身書香世家,因著滿門清貴,龔尚書年少被先帝的父親也就是先祖皇帝看中,放到先帝身邊做伴讀。
這也是龔家真正開始手握重權的起源。之後的數十年,龔家廣收門生,又透過聯姻等種種手段,籠絡朝中諸臣。現下各地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竟有大半和龔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開國四家以及新貴武將的子弟,即便官至陸路提督水師提督,也要受其掣肘苦不堪言。
午思曾聽人略略談起過,現下便提了一句太子和方巒進,又暗自觀察方巒進神色。
左少卿大人一改先前片刻的神色轉變,聞言大驚,差點跌坐地上:“可別說我啊。我家和龔家完全不一樣。自從我被選為太子殿下的伴讀後,我爹就主動外派出京了!”
這些年,京城裡偌大的方府,也只有方巒進一個主子鎮守著,其餘家人都跟在方巡撫身邊。
午思倒是不知道這些。她正想借了這個由頭多問問龔家事兒,誰知方巒進話鋒一轉卻是說起了旁的。
“再說了,我與太子殿下也不全然那般。”方巒進道:“先帝只有龔尚書一個伴讀而已,自然十分親近。但是太子殿下除了我這個文伴讀外,還有個武伴讀。”
這事兒午思倒是頭一回聽說,大感好奇:“那另外一個伴讀是誰?”
“不知道。”方巒進輕搖頭:“我只知是安國公府上孫輩的,到底是哪個孫兒我不太清楚,宮裡和范家對此都瞞得很緊。太子這些年每個月都要去範府小住幾日,就是為了跟著範老將軍學武。”
午思愣住:“范家?”前段時間被滅門的范家?
這些年來,龔相再怎麼手眼通天,也自始至終未能深入到開國四家。即便是他主動想要聯姻,四家男丁也從來不娶龔家女,女兒不嫁龔家人,旁支亦是不成。
江、範、傅、於四家祖上跟著開國太祖皇帝征戰八方,立下汗馬功勞。太祖皇帝賜了四家丹書鐵券,分別封為鎮國公、安國公、衛國公和護國公,世襲罔替。這四家裡,但凡有子孫活著,都可以承襲爵位連綿不絕延續祖輩無限風光。偏偏四家裡人丁都不興旺,又有兩家相隔多年相繼遭遇不測,如今僅存傅、於兩家尚還撐著大恆江山的半邊天。
午思沒料到之前遭難的范家老國公爺,竟是太子的武師父。
提到范家,午思忽然想到了十年前江家出事。那案子好像是龔相查的,畢竟那時先帝對他極其信任,最後剿滅了百餘流寇山賊全部砍頭完事。
“可皇上對龔家也太好了些。”午思忍不住喃喃。她說的是德熙帝,把話題繞到了現在。
“一開始倒也沒有這般。”方巒進斟酌著字句:“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就把內閣次輔治了罪,又把戶部左侍郎和兵部右侍郎換了人。不止其他京官多升謫,各地官員也有一番更替。”
彼時次輔兼戶部尚書是龔相親家,那兩個侍郎是龔相父親龔尚書的學生,當年他們考中進士時的主考官便是龔尚書。雖這二位還沒入閣,但次輔年紀大了有意告老還鄉,另一位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久病不得醫眼看著身體不行了。龔相有意提拔他倆稍後入閣。原本就有大學士兼六部尚書的傳統,不出意外的話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結果皇上和太子這般動作後,戶部和兵部剩下的那兩位侍郎順利擢升,反倒撿漏頂了內閣的兩個缺。偏這二人分屬范家和於家派系,氣得龔相足足一個月稱病沒上朝。
不過他是首輔,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在不上朝的那段日子裡,反手就把陝甘總督和直隸總督拉下馬,換成了他的人。又順手將養子推上了刑部右侍郎的位置。
“當時手段鐵血鬧了不少事情。不過,今年年後好似忽然就停了下來。”說到這兒方巒進有些猶豫:“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小親王的出世有關係。你也看到了皇上多寵愛明貴妃和她的孩子,才幾個月大就封了親王。”
他頓了頓:“但我仔細想想,又感覺不像是因為這個。”
方巒進總覺得過年期間可能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情,使得一些事情忽然停住。皇家和龔家好似達成了
《風之形》 第 16 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