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像楊絳及遇羅錦的作品(見文後的參考書目)。'也不可忽略。“創作談”在中國是一種專門的體裁,也會以彙集的形式出版' 見王蒙等《走向文學之路》1983;亦見馬尚瑞等《北京作家談創作》1985。'。文學作品的後記也經常是這樣一種體裁,結合了自傳體及對文學創作與使命的反思。
我還藉助了1980年代在中國發展得蓬蓬勃勃的“報告文學”,它在當時填補了在報刊上應出現而沒出現的一大空白。某些小說作家有時也醉心於創作報告文學,但經常是“專家”作者寫的。而經常選擇下鄉運動為題材的作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肖復興,他自己本身就是老知青。1990年代陸續出現了其它的報告文學,其中有些涉及相當敏感的題材,像四川鄧賢的作品' 見參考書目中列舉的該兩名作家的作品。'。
下鄉運動激發出大量的文學創作,一般是知青和老知青的作品,他們的文學創作志向早在農村時就已經開始了。這類文章我們仔細閱讀過一百多篇。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真正的寫實主義 ,就是說既不是“社會主義寫實主義”,也不是“革命現實主義”' 一位專業人士稱之為“新寫實主義”;見李怡〈文藝新作中所反映的中國現實〉1980。'。自1978年起,有些知青在經過了幾年沉默不語或被迫講假話之後,心中升起一個願望,要把自己和同伴們的生活歷練寫下來。這是凝聚了一代人的文學,在其出現之初,與報道或目擊記不差上下' M。 Bonni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1979 : The case of the “Lost Generation” ?; 1986,頁233…238。'。當然,想在社會科學上利用文學材料,必須將真實與文學手法分得一清二楚。在中國還得分辨是否屬於宣傳。即使在1978年之後,“為了說出一句真話,有時候只好用一句假話來鋪墊啊!”' 劉心武《這裡有黃金》1980,頁49。'。其實,當熟悉了中國革命時期文學的那老一套陳詞濫調的時候,就很容易從作品中剔出為迎合某些不得已的公式套話而寫的那些篇章或段落。可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得已已經日益減少。為了分清哪些是寫實的,哪些不是,可以看文學批判以及作家自己寫的針對批判自我辯解的文章,他們會闡明自己想表達什麼。直接詢問作者是個好法子,問問他們是哪些生活體驗給了他們靈感,從而寫下了哪些篇章。這也正是我所作的,與好幾個作家談過話' 當採訪是公開進行,或者被訪者是作家,而且談話內容主要涉及他的作品的某些方面的時候,會刊登出他的真實姓名。其他情形下,為保護涉及人等的匿名身份,我們只使用代號。':阿城、孔捷生、梁曉聲、芒克、張承志、張抗抗、張欣辛和趙振開(北島)。然而,判斷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代表性,或者至少是否直接來自現實生活體驗,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其它的資料作個對比。總體上,我認為那些作品中描繪的下鄉運動和從採訪中得到的印象大致吻合,因而就肯定了我已經獲知的確實是無虛無假。文學作品中有大量的生活描寫以及人際間情感關係的細緻分析,這些在採訪中是得不到的。當然,在這些材料中我只摘取了其它資料所證實了的,或者向作者本人查證過的。這樣,幾乎每列舉一項文學資料,就可以援引一段訪問或談話記錄,但是文學作品的措詞比較感人,讀者也可以去查原文。1990年代下鄉運動繼續不停地激發出新的文學著作' 見參考書目中列舉的王小波的作品。'或電影作品,其中有的是由已經移居海外的作家寫就或者拍攝的' 見戴思傑《巴爾扎克與小裁縫》2000,作者隨後又根據小說攝製了同名電影;亦見陳沖的電影“天浴”1998。'。
談到老知青的見證及訪談,自從1990年開始,情況有所變動。從那年開始當局慢慢地容許,有時也鼓勵人發表有關下鄉運動的回憶,不過必須得在限定的意識形態範圍內。出版的第一部集子以及舉行的第一個展覽都明顯地享有官方的贊助支援'《北大荒風雲錄》及《北大荒人名錄》1990。這兩本回憶文章彙編都是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首發當天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了隆重的公開發行儀式。同年11月,名為“魂系黑土地”的北大荒知青回顧展敲鑼打鼓地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開幕。1990年代還出版了上海老知青金大陸的兩部重要著作:《苦難與風流:“老三屆”人的道路》1994;《世運與命運:關於老三屆人的生存與發展》1998。'。這種寬容
《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epub》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