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部分 (第1/4頁)

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公主點頭稱讚道:“賢侄實在精細果斷,思慮精密。”

但她心裡感到恐懼。他怎麼一點也不像他的父親呢?

韋氏將上官婉兒擬定的遺詔給宗楚客看。

宗楚客將詔書向書案上一丟,說:“不行,要改。”

“怎麼改?”韋氏問。

“相王輔政要改掉,加封他個太子太師的空頭銜就是。皇太后‘訓政’改為‘臨朝聽政’。不然,一番苦心就白費了。”

韋氏有些為難地說:“可那是與太平公主一起商定的呀!”

“不管她,明天通知相王、太平公主和諸宰相上朝,宣佈了就是。造成既成事實,看她其奈我何!”

第二天,韋氏請相王、太平公主及韋安石、韋溫、岑羲、宗楚客、崔湜、紀處納、蘇環等十餘個大臣人宮,宣佈遺詔。

太平公主聽了,拍案而起,吼道:“昨日我親見遺詔有‘相王輔政’,為何沒有了?原來‘太后訓政’怎麼成了‘太后臨朝聽政?’”

韋氏心腹韋溫對太平公主怒目而視說:“皇上突然得病,神志不清,難免有失當之處。自古有‘叔嫂不通問’的規矩。相王參與輔政理應修改。”

尚書右僕射蘇環平時以敢言著稱,他不懼韋氏權勢,說道:“遺詔是先皇所立,不可隨便更改。”

太平公主則冷冷地說:“改相王為‘太子太師’實在可笑。重茂才十六歲,立為帝,尚無太子,哪裡來的‘太子太師’?”

爭議一番後,不歡而散。

韋氏明白,光靠一紙詔書是達不到目的的,重要的是武力後盾。她命禮部尚書韋溫領兵十萬駐紮城中;駙馬都尉韋捷、韋灌率羽林軍飛騎營,嚴守宮城;長安令韋播統兵五千晝夜巡邏,加強戒備,有異常情況立即彈壓,格殺勿論。

一切佈置停當後,聚滿朝文武,宣佈太子重茂即位,為殤帝,改元唐隆。太后臨朝攝政,相王為太子太師,鎮國太平公主加號為大長鎮國太平公主。韋溫總領內外兵馬。其他如崔湜、岑羲等都晉升官職。又宣佈大赦天下,以收攬民心。

然而,韋氏、宗楚客、安樂公主等心裡並不踏實。“韋皇后毒殺中宗”的說法在朝廷內外流傳。他們整日心驚膽戰,坐臥不寧。特別是聽說太平公主將那個僥悻逃脫的宮女敏兒藏在府中,已將毒死中宗皇上的全部過程講了出來。鐵證如山,罪責難逃。

“歷來都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眼下情勢一觸即發,如不搶先一步,你我都將作刀下之鬼。”

宗楚客這麼一說,韋氏、安樂公主等無不心驚肉跳,急忙商議行動步驟:中宗發喪出殯那天,以擊鐘為號,先殺殤帝重茂;再以太平公主、相王、臨淄王李隆基謀反為名,發兵剿滅,務必斬盡殺絕,不留後患。然後,擁韋氏登基為帝。只有這樣,可使大家無慮。

任務分派下去後,專等中宗出殯那天的到來。

然而,幾乎一切重要機密都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打聽到了,從而使這次討伐韋氏,重振唐室大業的計劃得以順利完成。其中,作出卓絕貢獻的是一個閹臣,他就是陪伴唐明皇李隆基大半生的著名太監高力士。

高力士本姓馮,八歲入宮時拜太監高廷福為義父,改名高力士。在宮中時間久了,他看到一片刀光劍影中這派起那派落,認定跟哪一派都是危險的。他就周旋於安樂公主駙馬武廷秀和太平公主之子薛崇訓、相王之子李隆基之間。他很有頭腦,喜讀書,愛思考,從歷史變化中總結前朝興亡,權謀得失,還形成自己的一套閹臣哲學:在皇權爭鬥中腳踏幾隻船,隨時準備改換門庭,隨時準備反戈一擊,甚至反反戈一擊。

現在,他面臨一種選擇。因為他投靠在安樂公主門下,在中宗被毒死後被任命為內給事中,並在這次“翦滅三府”的軍事行動中被任命為監軍,與兵部侍郎崔日用一起統兵圍困相王、太平公主和臨淄王三府,不許放跑一人。

他作了一番權衡:韋氏無論才能權謀,都不及武則天,就是比太平公主也差得遠。她手下的人,多是些貪圖小利的鼠輩;更何況名不正、言不順。武則天的戲演一次已經夠了,歷史絕不會給韋氏再提供一次舞臺,她必敗無疑。誰是贏家呢?他毫不猶豫地看中了臨淄王李隆基。年輕、英俊、有頭腦、有能力。頗受眾望不說,他是相王之子,正統的接班人。高力士早與他有過接觸。當“剪滅三府”的密詔發到他手上時,他立即將訊息傳給了李隆基。接著,李隆基又得到崔日用的相同情報。這支軍隊不僅沒有去完成“

《太平公主兒子楊稷》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