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8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音樂,瞻仰一下天才的傑作。但他雖然費盡心思,始終沒聽到;因為單是那三四支小曲,

寫得相當細膩而過於冷靜過於雕琢的東西,並沒引其他的注意,他也不承認它們便是現

代的法國音樂。

克利斯朵夫在自己不能表示意見之前,先向音樂批評界去討教一下。

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批評界裡誰都有主張,誰都有理由。不但各個音樂刊物都以

互相牴觸為樂,便是一個刊物的文字也偏頗矛盾。要是把它們全部看過來的話,你準會

頭腦發昏。幸而每個編輯只讀他自己的文章,而群眾是一篇都不讀的。但克利斯朵夫一

心要對法國音樂界有個準確的概念,便一篇都不肯放過,結果他不禁大為佩服這個民族

的鎮靜功夫,處在這樣的矛盾中間還能象魚在水裡一樣的悠然自得。

在這紛起的輿論中,有一點使他非常驚奇:就是批評家們的那副學者面孔。誰說法

國人是什麼都不信的可愛的幻想家呢?克利斯朵夫所見到的,比萊茵彼岸所有的批評家

的音樂知識都更豐富,——即使他們一無所知的時候也顯得如此。

當時的法國音樂批評家都決意要學音樂了。有幾個也是真懂的:那全是一些怪物;

他們居然花了番心血對他們的藝術加以思考,並且用自己的心思去思考。不必說,這般

人都不大知名,只能隱在幾個小雜誌裡,除了一二個例外是踏不進報館的。他們誠實,

聰明,挺有意思,因為生活孤獨而有時不免發些怪論,冥思默想的習慣使他們在批評的

時候不大容忍,傾向於嘮叨。——至於其他的人,都匆匆忙忙學了些初步的和聲學,就

對自己新近得來的知識驚奇不置,跟姚爾鄧先生學著語法規則的時候一樣高興得出神:

“Da,Da,Ea;Ea,Ra,Ra;啊,妙極了!啊!知道一些東西多有意思

〃①

①莫里哀的喜劇《醉心貴族的小市民》寫一個鄙俗的市儈姚爾鄧想學做貴族,請了

音樂教師,舞蹈教師,哲學教師來教育自己。此處所引系第二幕第四場姚爾鄧與哲學教

師的對白的節略。

他們嘴裡只講著主旋律與副主旋律,調和音與合成音,九度音程的聯絡與大三度音

程的連續。他們說出了某頁樂譜上一組和音的名稱,就忙著得意揚揚的抹著額上的汗:

自以為把整個作品說明了,幾乎以為那曲子是自己作的了。其實他們只象中學生分析西

賽羅②的文法一般,背一遍課本上的名辭罷了。但是最優秀的批評家也不大能把音樂看

做心靈的天然的語言;他們不是把它看作繪畫的分支,就是把它變成科學的附庸,僅僅

是一些拼湊和聲的習題。象這樣淵博的人物自然要追溯到古代的作品。於是他們挑出貝

多芬的錯誤,教訓瓦格納,至於柏遼茲和格路克,更是他們公然訕笑的物件。依照當時

的風氣,他們認為除了賽巴斯蒂安?巴赫與德彪西之外,什麼都不存在。而近年來被大

家亂捧的巴赫,也開始顯得迂腐,老朽,古怪。漂亮人物正用著神秘的口吻稱揚拉摩和

哥波冷了。③

②西賽羅為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帝國時代的大演說家,大文豪。起選集為今法國中學

生讀拉丁文時必修之書。

③拉摩(1683—1764)與哥波冷(1668—1732)均為法國作曲家,但其真正的價值

直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方始被人賞識。近代法國音樂家如德彪西,如拉威爾,均尊

奉前二人為法國音樂的創始者。

這些學者之間還要掀起壯烈的爭辯。他們都是音樂家,但所以為音樂家的方式各各

不同;各人以為唯有自己的方式才對,別人的都是錯的。他們互詆為假文人,假學者;

互相把理想主義與唯物主義,象徵主義與自然主義,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加在對方頭

上。克利斯朵夫心裡想,從德國跑到這兒來再聽一次德國人的爭辯,豈不冤枉。照理,

他們應該為了美妙的音樂使大家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去享受而表示感激,可是他們非

但沒有這種情緒,還不允許別人用一種和他們不同的方式去享受。當時

《約翰·克利斯朵夫線上閱讀》 第7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