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禮佛(上) (第1/2頁)
宣七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望著趙霽興高采烈的背影,千瀾無奈一笑,輕輕搖了搖頭,然後行去正房左邊的耳房找廖氏,她正在刺繡,繡面是一副秋日田間圖,已經繡好了遠處的荒山和燦黃的稻子。 她不由覺得驚豔,這樣的一副繡品要是放在現代,只怕要成為名作傳世了。 和廖氏屈膝福身,說要出門去,廖氏才停下手中活計點頭道:“在外要注意安全。” 千瀾應是,“女兒知道的。” …… 白馬山在瓏匯北面靠東,毗鄰大東山,兩座山都是有名的佛寺山,每逢初一十五就有許多人上山禮佛,哪怕是在現代,也依然有很多人澆滅不了對佛教的熱情。 千瀾和思娘兩姐妹坐在馬車裡,廖瑜則帶著趙霽在車頭趕馬,因為今日要上山,所以廖瑜特地選了一輛二乘的馬車。 馬蹄踢踏伴著車輪聲在山路上疾馳,兩匹馬兒跟許久沒曾獲得自由似的,一路邁開腿狂奔,雖然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白馬寺,但千瀾卻被顛地暈了車。 等到下車,千瀾已迫不及待地跑去路旁嘔吐,險些把膽汁都吐出來,臉色白的像張紙。 廖瑜眉頭一簇,指著兩匹馬納悶,“怎麼家裡的馬都這麼暴躁,馬繩抓都抓不住,只管撒丫子跑了。” 思娘理了理自己身上穿著的水青色挑絲裙子,走到千瀾身邊來,滿目擔憂,“瀾姐兒無礙吧?” 說無礙顯然是假的。 千瀾吐完,總算覺得腹中好受了些,靠在一棵菩提樹下說道:“思姐姐放心,我很好,稍後睡一會兒就行了,沒事。” 念娘拿著馬車上的竹壺走過來,眉頭皺地好像是她自己不舒服,“瀾姐姐喝口水,雖是冷的,也清清嘴,到了寺中再為姐姐請熱香茶來吃。” 千瀾接過,輕輕點了點頭。 思娘也懂些醫理,知道她這就是因馬車顛簸引起的頭暈,眼下好好休息比什麼藥都要來的有用。 她看向廖瑜,“哥哥,不知可否向靜安師父借間禪房,讓瀾姐兒好生休息。” 靜安是白馬寺的方丈,是一位已年入花甲的高僧。 廖瑜拉著馬繩將馬給栓好,向她們三人走過來:“待會兒我去問問靜安師父,應有禪房可供歇息的。” 思娘扶著千瀾先入了寺,廖瑜轉身卻看趙霽正站在寺門前的空地上,一動不動的望著眼前翻湧而起的雲海。 遠處山頭隱匿在白茫茫的雲海間若隱若現,一眼望去飄渺的就如同人間仙境。 趙霽好一陣驚訝,竟有想要學畫,將這盛景記錄在紙上永遠封存的衝動。難怪總有人棄富貴權勢於不顧,甘願寄情于山水。 清晨起來攜杯茶水賞景折花,豈不比入朝為官或滿身銅臭快哉? “霽哥兒,要去佛堂了。” 念娘在後面叫他。 他才忍住依依不捨地跟隨著入寺。 白馬寺分前後左右中五大殿,以及的後院一些廂房,前殿供奉的是彌勒菩薩,中殿是觀世音菩薩,此外還有送子娘娘、地藏王菩薩和後殿供奉的文昌帝君。 千瀾一路忍著頭暈,虔誠無比的拜完五殿,又發了願,希望各位菩薩能夠保佑自己在這古代平安一世,將來也是必定要回來拜謝的。之後才和思娘姐妹倆回到了前殿。 待禮佛結束,廖瑜就在功德箱裡投了五十兩的香油錢,方丈靜安師父拄著法杖前來道謝,並送了一串被磨得鋥鋥發亮的佛珠給他。 “施主廣結善緣,這串佛珠請您收下,望來日能護在施主左右,為施主解難。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廖瑜謝過,施了一禮,笑道:“在下此來是想求一求功名,不知大師可否為在下解一簽。” 靜安笑得慈眉善目,伸手打了請的手勢,便引他去了次間,趙霽和念娘也緊跟著走了進去。而千瀾和思娘則被方丈旁邊的小和尚帶著去了後院禪房歇息。 幾人來到次間,只見空蕩的屋子裡只擺放著一張檀桌,一個圓臉的胖和尚在案後坐著,見到他們來,站起來施佛禮,“方丈,三位施主。” 靜安引他們坐下,便讓廖瑜手執竹筒求籤,並道:“施主心中默唸所想,誠心誠意,方得良籤。” 竹筒裡的竹籤簌簌響動,三四下後就有一簽落下,靜安拾起,笑著放在桌案上。 只見上書一首七言詩。 “朔風凜凜正窮冬,漸覺門庭喜氣濃,更入新春人事後,衷言方得信先容。” “——這籤是上上籤?”廖瑜尚在琢磨籤文,就聽見趙霽試探著出聲了。 靜安面上慈祥的笑意滿滿,將趙霽不動聲色的打量一眼,就道:“這位小施主說的不錯,不妨再說說這籤該如何解呢?” 趙霽不好意思地笑笑,拱手道:“不敢不敢,在大師面前,豈不是班門弄斧了。” “哪裡的話,施主說說無妨。” 廖瑜和念娘也看向趙霽,目光中帶著些期待。 趙霽不覺臉紅起來,想了想道:“既如此,那就要獻醜了。我年歲尚小,學識有限,但這籤只看漸覺門庭喜氣濃,是說表哥有喜事上門,而您求的是功名,這簽上的意思就必然是高中,高中才得喜氣。” “而更入新春人世後,則是說在春冬之際,表哥時運亨通,恰好
《樹樁盆景》 第53章 禮佛(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