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閉嘴 (第1/1頁)
鹹魚作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邊什麼情況,你直接說說吧。”
繼續吃著飯,陳母終於還是忍不住問出口。
陳建國知道母親問的是什麼,也就不隱瞞,把趙躍民說的都說了一遍。
“唉,現在你這樣待業在家的太多了,他們老趙家也就是有個親戚在那邊熱電廠,所以才要到一個名額。”
陳母嘆氣道。
“媽,你也彆著急,再等等就是了。”
陳建國只好說道,“另外我今天還聽說了一件事兒,咱隔壁老馮說是年後就要回滬城。”
“小馮要回去了?”
陳母聽到後倒是沒說什麼,似乎早就知道一樣。
“對了,老馮不是退伍兵進的軋鋼廠?”
“誰說他是退伍的,他是廠裡從滬城請來的師傅,專門負責維修廠裡兩套裝置的。
你不提我都忘了這茬,前些天是聽說他帶的兩個徒弟評級漲工資。”
“媽,你說這時候你給廠裡打個要房子的申請,能把隔壁的房子要到咱家來嗎?”
老馮是退伍兵的訊息,怎麼傳出來的,陳建國還真沒什麼印象了。
估摸著是他們這些小孩看到三十來歲才進廠,所以猜測的吧。
陳建國也只能這麼猜測這個事兒,反正和他沒關係。
“房子就別想了,不說現在廠裡還有多少沒分配到住房的,就咱們大院裡,住房困難的就不少。”
房子這事兒,可能也是這個時代所有普通家庭的心病。
四九城的房子,除了那些遺老遺少的外,大多數都是後來政府分配的,按照戶頭和家庭成員大多都只分配到一間或者兩間房。
其中,一些特殊人群分的就多一些。
比如易忠海,建國前就是婁家軋鋼廠的高階技工,屬於特殊人才,雖然家裡就老兩口,可分配的時候就安排了一大一小兩間房。
而像陳家,還有隔壁的周家,以及大院裡其他絕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間。
即便到了後世,一家幾口人擠在一間房子裡的還比比皆是。
也就是房改和城市大發展推動房地產行業爆發式增長後,城市住房的困境才有所緩解。
當然,到新世紀後被吹起的房產泡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機會不大,只能說試試,也別太上心。”
陳母知道廠裡的情況,所以開口給陳建國打起預防針。
“對了,媽,今天趙躍民那裡,我還聽到一個事兒,這是他爺爺分析的,不過我覺得很有道理。”
陳建國看母親這會兒心情好像已經緩過來了,於是打算再接再厲,把未來三年可能出現災荒的事兒給母親說一下,家裡也好早做準備。
看到母親看過來的眼神,陳建國就繼續說道:“媽,知道今年鄉下收成怎麼樣嗎?”
“鄉下?”
陳母詫異的複述一遍,這才說道:“看報紙說各地畝產都很大,很多地方開始公社化,還在推廣大食堂。
現在農村的日子可是不錯了,聽說都能吃飽飯,雖說比城市還是稍微差點,可也不錯了。”
說道這裡,陳母似乎一下意識到什麼,急忙問道:“你不會聽了街道的宣傳,打算下鄉去吧。
兒子,你可不許去鄉下。
如果是因為工作難找,不行明天媽就去廠裡辦病退,先把崗位給你。”
看到母親誤會自己,陳建國急忙解釋道:“媽,不是你理解的這回事兒,我也不是沒去過鄉下,哪裡不知道報紙上那些東西.......”
“閉嘴。”
聽到陳建國嘴巴有點收不住,陳母一聲呵斥。
《四合院從1951年開始崛起》 第46章 閉嘴(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