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6章 交易完成 (第1/1頁)

鹹魚作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半支菸過去,那邊似乎談好了,張繼剛衝他這邊揮手,陳建國叼著菸屁股慢慢走過去。

當著張大憨的面,趙躍民把他們談好的價格說了下。

“每家二十斤,用九十斤棒子麵換。”

趙躍民說完,李國慶和陳建國都點點頭,算是認下了這個價碼。

若是能買到計劃內的豬肉自家做醃肉,成本大約就是一塊錢。

畢竟買的豬肉有水分,做醃肉要風乾去除水分,重量天然的就要打折扣,何況還要用許多鹽

“我這次做的這個醃肉,其實是參考了南方臘肉的做法,去年我家少量做了點,味道很好,今年才全部都按這方法做的。”

想到現在的糧價,一邊的張大憨及時插嘴解釋道。

“臘肉?”

陳建國有印象,南方一般流行臘肉而不是醃肉,這和南北氣溫差距有關。

在北方,簡單醃製的醃肉就能儲存很長時間,味道也能保留幾分,而在南方因為氣溫更高,所以簡單吸出肉裡的水分對於儲存影響比較小,所以有了含鹽更重的臘肉,另外還有醬臘肉。

陳建國大概算了算,談下來的價格,一斤醃肉大概兩塊錢,已經可以接受了。

至於為什麼不自己做而是買高價醃肉?

還是那話,京城每戶居民每天供應一元錢的肉,可大部分時候都是有價無市,除非找人幫忙,或許有機會預留下來一點。

其實對於後世人來說很難想象的是,對應一個成千上萬人的居民區肉店,一天的供應可能只有幾十斤肉,有關係的還會事先分走一部分。

而四九城大部分的家庭,一個月都未必能吃到一次肉,普遍也不會超過半斤,小地方恐怕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到一點葷腥。

這,就是這個年代的現狀。

公私合營前,市場供應相對充足,那時候市場上還充斥著無數的商人,不過那時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買不起。

公私合營後,倒是能買得起,可又面臨買不到的窘境。

商量一陣,張大憨還是先回張繼剛家裡等著他們送棒子麵過來,回去他先把肉分好。

這點信任還是有的,雖然可能最好的肉會被張家佔去,可有就行了。

就是這分到的二十斤醃肉,放進鴿子市至少十塊錢以上的利潤。

四個人都是有分工的,這次陳建國和趙躍民一起,張繼剛和李國慶一組,分別前往不同的鴿子市收四九城的地方糧票。

臨近月底,這些糧票再處理不掉,就只能他們自己找糧店兌出來。

這對於那些票販子來說也是麻煩事兒,所以四毛一一斤,大量的地方糧票匯聚到他們手中。

晚些的時候,兩組人湊到一塊,三百多斤糧票湊齊,粗細糧兌換以後能湊夠張大憨所要的數量了。

不過這時候,時間已經過了下班時間,各地的糧店早就關門了。

當然,這也難不倒他們。

搞這麼久,在生意最差勁的時候,他們就做過月底進便宜糧票兌糧,放小半個月再出手的生意。

只是這生意做起來,出力很多賺的卻少,所以幹兩次就不做了。

風險和收益,實在不成正比。

“還是得找費二哥了。”

費姓少見,可在這一片還就有。

費二哥是東城一家糧店的看管,也是不少票販子月底的時候兌糧食的經手人。

張繼剛回家拖板車去了,趙躍民三人很快就找到費二哥,商量了買糧食的細節。

等張繼剛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完成交易,趁著天沒黑透,四個人快速把三百多斤棒子麵裝車運回去南鑼鼓巷。

忙活完這邊的事兒,幾個人也把各自的份子交了,兩張大報紙裹著二十斤醃肉,陳建國快步往家趕。

這會兒,天已經黑了。

《四合院從1951年開始崛起》 第76章 交易完成(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