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7章 彈弓 (第1/2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童年都是美好的,每個時期的童年都有不一樣的美好。記得80年代的時候,農村普遍都是很窮的,那個時候不像現在的農村都是小洋樓,那個年代的農村幾乎都是瓦房,也沒有什麼家電,更別說現在的電腦手機了。 米雲的回憶中,我們80後的童年還是很快樂的,可能物質條件不足,但精神食糧富足,那時候沒有憂愁,沒有煩惱,天真爛漫,每天只要好好地玩就可以了。回憶一下我們農村80後的童年都玩些什麼?記錄的基本上都是米雲曾經玩過的遊戲,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也玩過。 1.分地主 劃一片土地,然後扔小刀,在劃分底盤,一直到分完為止,最後得到土地多者為勝。這個遊戲,後面土地越來越小的時候,小刀越難扔。 2.鏈條槍 上世紀80年代誕生於中國民間的手工玩具槍,以鏈條為主要材料,以火柴為子彈,可以發出響聲。 曾經廣泛流傳於中國農村,是60、70以及部分80後孩子們兒時心目中的神器。因為主要的配件用的是腳踏車鏈條,所以稱鏈條槍。這種玩具槍本身的威力非常小,還沒有一把彈弓子威力大,它是利用火柴頭上的那一點火藥被外力撞擊產生爆炸的原理製作的。 鏈條槍現在民間少有人制作,連小時候在90年代比較流行的有八顆子彈的左輪火槍都退出歷史舞臺了,鏈條火藥槍和塑膠火槍都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被家長們叫停,主要是被其它遊戲取代了。 3.坐地為牢 守和攻兩隊,攻的人要用腳四條道都點一下,然後從四個角從去為贏。守的人只要在他們出去之前碰到就贏了,也可以往營裡跳著碰,只要落地前碰到就贏。這個遊戲和上一篇的占城跑城遊戲有相似的玩法。 4.捉迷藏 這個遊戲大家都不陌生了,現在的小孩也經常玩,但是總感覺沒有我們之前有趣,現在小孩聰明太多,我們當時太憨厚老實,有人捉迷藏,其他人都跑了,他一個人還在那裡不斷的找,一直找幾個小時呢。 5.跳棋 玻璃珠跳棋在90年代已經傳到農村了,男女通用的遊戲,棋子的移動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線連線的相鄰六個方向進行,如果相鄰位置上跳棋有任何方的一個棋子,該位置直線方向下一個位置是空的,則可以直接跳到該空位上,跳的過程中,只要相同條件滿足就可以連續進行。誰最先把正對面的陣地全部佔領,誰就取得勝利。可以兩人玩,也可以三人以上的玩。 6.俄羅斯方塊 俄羅斯方塊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電視遊戲機和掌上游戲機遊戲,它由俄羅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發明,故得此名。也是90年代就傳到農村了,米雲小時候就玩過幾個長長的遊戲機,黑色的和黃色的都有。 俄羅斯方塊的基本規則是移動、旋轉和擺放遊戲自動輸出的各種方塊,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或多行並且消除得分。由於上手簡單、老少皆宜,從而家喻戶曉,風靡世界。據報道說,這款遊戲最近下架啦,一個時代徹底結束了。 7.折東西南北 東西南北對應寫上形容的詞語,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當時玩這個很投入,也很當真,彷彿中籤的就是指定的一樣。 8.掏鳥窩 當時的農村,小鳥成群,樹上鳥窩也不少,一般大樹都會有。很多大樹樹幹長,沒有樹枝攀爬,我們為了能爬上去,在樹幹上扎馬釘,然後慢慢往上爬,這個其實也是有風險的,不小心摔下來就麻煩了,但是我們掏到鳥窩的自豪感讓我們把危險拋之腦後。 9,打紙包 我們經常打紙包,直面朝上,你用另一個紙包把它打翻就贏了,紙寶越大就越難被打翻,越厚也一樣。但是越大越厚就需要更多紙,當時紙是很稀有的。打紙寶非常講究技巧,記得我當時也算是打紙寶的高手了,能打翻比自己厚很多的紙寶,以前抽屜裡紙寶的戰利品也很多,好像小學玩的很多上初中後就沒什麼人玩了。 10.彈弓 彈弓當時也是我們小時候書包常帶的玩具,彈弓我們都是自己製作,需要找一根分叉的樹枝,最好是木子樹,更硬更結實,然後用刀刨光滑,綁上橡皮筋,有力氣的就多綁幾節,這樣力度更大。 只要是男孩子,沒玩過彈弓的極少。一根鐵絲,一根Y字型木棍,幾根橡皮圈,一塊布或者是一塊舊輪胎皮,就可以製作出來一把彈弓。 男孩子玩得多,地上撿起一粒小石子,用布包著,拉橡皮圈,瞄準目標,然後鬆開手,石子就會打中目標。我們一般都是用彈弓來射小鳥和比賽射瓶子,一看誰射的準,二看誰射的遠。 對於男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想當年兒時,夥伴們人手一隻,兜裡裝滿各種石子子彈,雄赳赳氣昂昂地尋找目標,不說是指哪打哪,最起碼也是打哪指哪啊。 回憶兒時,大家各自的彈弓也是大小不一,形形色色,樣式也五花八門,粗號鐵絲的,拿在手裡,手感不錯,再套上醫院用的血管皮筋和毛

《80後回憶錄紀錄片》 第107章 彈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