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八仙桌和長條凳 (第1/4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仙桌,是我們80後之前出生的每一個家都有過的基本款方桌,生活中最平常或最隆重的事情,都不可或缺,都足以承載。尤其年三十拜菩薩和祖宗的時候,桌上會擺放豬頭和各種貢品,還有香燭和臘燭,這是米雲年三十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可能已經傳承幾千年了,就不知道90後和00後還能傳承下去不,以前祭祀祖宗的貢品和敬語話術已經基本上斷代了,也就80後之前出生的還有一點印象,畢竟也是從小薰陶了十幾年之久。
80後是最不幸的一代,各種政策卡線嚐個遍,時代的試驗品,80後也是最幸運的一代,見證了祖國快速發展和逐步強大,見證了煤油燈,家用電器、電燈電話、電腦汽車進家門,見過兒時的環境,懂得今天的珍貴,擁有最快樂的童年,也肩負最重大的重任,壓力最大的一代人群。
還是社會變化太快,米雲家用了幾十年的方桌和四角長凳還在鄉里存放,並沒有完全壞掉,就是八仙方桌太過笨重,後來基本上閒置放廚房用品了,平時吃飯用了後來生產的輕便方桌,還可以打麻將,吃飯和娛樂共用一個方桌,四角長凳在第一個村子裡還用了十幾年,後來搬到第二個村子的十幾年好像也用的少,四條長凳後來也沒有特別留意放到哪裡去了,用上了後來製造的木椅子,農村的椅子幾十年都是那種椅子,城裡就用的少,米雲家城裡也還保留那種椅子,坐著比較舒服。
平日裡,一家人圍桌吃飯;客人來了,在桌上放滿好酒好菜招待客人,臘月時,在八仙桌上寫春聯,還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只有第一個村子才自己寫春聯,到第二個村子都是直接買現成的印刷春聯了,多年以後,每次看到八仙桌,沒有特別的印象,每次桌上都放了一堆雜物,還有蔬菜,主要堆積的是吃不完的大冬瓜和十幾個北瓜,每次回老家偶爾也會回觸景生情,想起兒時的情景。
有沒有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齡越大,愈發喜歡懷舊,喜歡舊物。80後很尊重父母意見,很多都生二胎,然後房貸高位接,飯局上會陪領導喝酒,既往觀念傳承比較完整的一代,比較古板和懷舊,犧牲精神最大。時代發展的太快了,以至於80後一直在不斷適應中,如果挫折太多,就會很懷舊,過去雖然物質沒有現在豐富多樣,可是精神世界很快樂,每天都有新鮮事物的發生。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與擔當,既然能傳承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比較,現在的社會已經算不錯的了,我們做好該做的就好,比辛苦,我們比不上父輩們創業的艱辛,比奉獻,我們比不了爺爺輩們打天下時的犧牲,不念過往,不畏將來,養育好下一代,傳承下去,讓他們去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題外話又說多了,看了網上的小影片,有感而發,覺得應該要留下來,帶給後人看看,曾經經歷過的年代和生活,還有心境變化。
幾十年前,那些風靡一時的傢俱,包含著生活的印記,時光的流逝,如今很多老傢俱都悄然失蹤,或者直接閒置棄用,這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使命到了,落後產能物價必然要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恐龍也活不到封建社會,歷史都有侷限性。一代一代就是這麼過來的,有朝氣蓬勃一天,也有垂垂老也一天,我們逃不掉殘酷自然法則,只能平靜心態過好每一天。
童年的那些“老傢俱”,還有多少80後能記得?有多少消失在時光長河裡,最典型的就是農村的木碗櫃和木床,隨著時間慢慢淡出了,農村的木碗櫃壽命一般都會有五六十年,只要你還能用,不當材火燒,一般都能勉強用,頂多小部位有損傷,那個年代的物品質量都比較好,基本上不容易壞,不像現在為了經濟迴圈,物件的壽命都控制在五年左右,不可能一個物件讓你用上一輩子不壞不換的情況出現。
以前在鄉下襬酒席,幾乎擺放的都是大長板凳。大長板凳最實用,長長的身形,坐的人比較多。都擠在一起吃飯,小孩就站在後面吃。
大人坐長椅上,幾個人坐在大板凳上,坐在一端的人突然起身,大板凳傾斜,另一端的人就直接坐地上了,小時候看到這種場面,總會忍不住大笑。
小時候的客廳,不僅有大長板凳,還有配套的八仙桌,一家大小最開心的就是坐在八仙桌前,大長板凳上吃晚餐。
那個時代的傢俱沒有那麼多的花樣和顏色,方正簡潔的造型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牆上的毛主席影象都是爺爺父輩們的回憶。米雲老家至今都還有。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箸不離六、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非常有道理,充滿了古人美好祝願與智慧。可能在現在有
《80後的回憶語錄》 第171章 八仙桌和長條凳(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