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3部分 (第1/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王的濃眸在憧憧燈火中投影在案上一張張奏摺上,那不是奏摺,是他每走一步瞧在有心人眼裡的艱難步子。

天子身下那把椅是受過詛咒的,一旦坐下,就困住了。

他的位置,給不了別人的兒子,註定只能傳給自己的子嗣後代。

對亡兄的諾言,對母后的誓約,皇帝一直攥在掌心,握得牢牢。

正因為握得太緊,快要成了齏粉。

幾沓奏章,因為稟奏事務不同,分門別類捆成一捆,呈在案頭上。

中間的那一沓,是江南太守呈報上來的。

每張都是關於太子駐蹕揚州的動況,大到出行館做了什麼,小到一日三餐。

太子從一踏出京城,所言所行,隔日就被快馬暗中密稟入京。

今天這一沓中多了一份關於太子的動靜。

前幾天,一名揚州富戶被被匈奴賊匪擄走了妻女,付了贖金還遲遲要不回肉票,官府又沒給個準話兒,富商乾脆組了一隊人馬,當街敲鑼打鼓,悽楚喊冤。

這事驚動了行館的太子。

太守奏摺中的原話,皇儲“難忍不能忍之事”。

與隨行賓客匆匆商議下,太子不顧勸阻,率領同行的羽林禁衛,帶江南官兵數隊,在揚州郊區撒網,捕獲混入本朝的匈奴人,抓了那匪徒頭目的現行。

太子率隊回城,令裨將卸掉匪首頭顱,挖空腦髓,裝上稻草,挑在竹竿子上,親自高懸在揚州城門,引得百姓喝彩。

餘下一些匈奴匪徒雖然還在逃,但首腦都沒了,估計一時也蹦躂不起來。

江南的異族匪禍一事消停,生靈免遭塗炭,百姓歡天喜地。

幾家本來要遷徙祖業根基去避禍的江南大戶不用傷筋動骨,更是個個將太子當成再生父母,這幾天,天天去行館外道謝磕頭。

太子的名聲響徹江南,在民眾心目,說是大恩人也不為過。

皇帝的手抓住黃綢奏章的一角,“啪”一聲,擲到地面上。

胥不驕一驚,連忙捧起地上的奏章,放還上去,又輕輕說:“太子這次是去養病,卻沒有經過皇命就擅自做主去擒匪也算是個錯處。”在天子身邊當差多年,哪兒會不知道皇帝的心意?皇帝腸子怎麼繞就能怎麼跟著轉。

錯處?擒匪失敗了就是錯,如今成功了,還是江南臣子百姓中的英雄,那就是大功勞了。

擅自做主,更加有理由好辯。

匪禍橫行,民不聊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太子代表皇族征伐賊子,時辰不充裕,並沒提前彙報京城,也是情有可原。

皇帝冷笑。

提筆酌令江南幾個郡守盯人,整理好,已經入了一更。

皇帝想了想,眉頭一壓:“不驕,替朕擬一道夾單密函,給長沙郡,盯著江南太守。”

胥不驕明白,這是一個盯一個呢,當皇帝的疑心病都重,叫江南的長官盯著太子還不放心,只怕時間長了,太子將江南郡守買通了,再用別人監管一道才算穩當。

長沙郡離江南一帶不遠,派出長沙郡也是自然。

只是

“皇上,這密函,是要擬給長沙郡的太守麼?”胥不驕循例問。

皇帝說:“密稟中多加個人,叫那人協助長沙郡太守完成。”

一個崗位只有一個,容易徇私,要兩個人相互牽制監管才行。

“皇上屬意誰?”

皇帝眼一沉一亮,笑笑:“朕不是有個親戚在那兒麼,調他到長沙郡太守身邊,輔以佐之。”

胥不驕一個木楞,想了半天才會過來,不會是說謝昭儀他姨老表,那個瘋瘋癲癲的小縣令吧!

上次召進京,沒成功招呼好這大舅子,說要升,結果還下旨有生之年不準進京怎麼著,現在是強迫症發了,又記起來了不成。

小縣令一接任務就是給天子搞暗探,也不知道能不能勝任啊。

可皇帝既然吩咐了,還有什麼好說。胥不驕提筆在一邊兒,默默草擬。

皇帝見他臉色詭異,明白他在想什麼,有些羞惱,筆一扔:“你說什麼鬼話!”

胥不驕一驚,摔,臣連個屁都沒放啊。

皇帝置若罔聞,繼續羞怒:“你是想說朕私心重,國事當前,居然只知道給謝昭儀家人送提拔和升遷的機會,是不是。”

胥不驕:“”。

皇帝擲地有聲:“什麼人能辦什麼事,朕知道。小縣令性格雖然有些怪,但是兩袖清風,廉潔得很

《福氣重的小孩福相圖》 第5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