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一章 (第1/3頁)

小麥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燈初上。陳太初回到廳中。陳青正在等他,見了他就皺起眉頭問:“怎麼在外頭受了傷也不回來同爹爹說?”

陳太初笑著說:“小小皮外傷而已,比起軍營裡的傷,不足一提。”

陳青嘆了口氣,他生了四個兒子,長子代替他去了陝西秦鳳路從軍,征戰不斷。次子陳太初八歲從軍,三年才從大名府軍中回京。三子年方九歲,已經被送去了外城禁軍。七歲的幼子,日日跟著教頭習武已經四年有餘。他自己身經百戰,身上傷痕累累,可聽見兒子受了傷,心裡還是會一緊。

陳太初先同父親解釋了一番那天的事,說起張家那兩個部曲衝撞了孟家小娘子身邊的女使,被呵斥後竟然動了兵刃,因此才動起手來,又好生誇獎一番趙栩的功夫,酸溜溜地加了一句:“兒子覺得在軍營裡還不如跟著爹爹學。我看六郎的兵器功夫要勝過我不少。”

陳青的冰山臉驟然解凍,微笑起來:“六郎聰穎過人,這幾年的確讓爹爹也刮目相看。他花的功夫,不比你在軍營裡少。但論起弓馬對敵,他還是不如你多了。”

陳太初又把趙栩吃辣羊腿的笑話仔細說了,逗得陳青搖頭直笑:“六郎隨她娘碰不得辣,你爹爹以前也不吃辣,去了秦州,不吃不行。以後你可得好好照顧他才是。”

陳太初應了,再將張子厚臨走的那話完完整整同陳青說了:“爹爹,你說這位張大人是什麼意思?”

陳青默默地端起茶盞,沉思片刻後才說:“傳聞蔡相公不日就要上書請官家立太子。”

陳太初一愣:“那張大人——難道是蔡相公的人?”想起蘇昉的事,陳太初立刻皺了眉頭。他雖然生在軍營,卻對朝政大局也略有了解。如果張子厚是首相蔡相公的人,那他和次相蘇瞻鬥,也倒不奇怪。蔡、蘇兩位相公已經鬥了三年多了。陳太初不由得懷疑張子厚是要利用蘇昉讓蘇相公後院失火,想到他最後離去的那句話,又有些吃不準。

陳青搖搖頭:“二府的事,向來複雜難辨,誰也說不清。不管如何,他這話也是一片好心。六郎現在做得就很好,你只管多邀他出宮玩耍就是。”

陳太初想了想,才說:“兒子那天和彥弼表哥在相國寺,巧遇了蘇相公家的大郎。原來蘇家和孟家也是表親。我看孟家的九娘和蘇大郎頗為熟悉。聽說蘇大郎要離開國子監去孟氏族學附學。會不會和這事也有什麼關係?”

陳青沉思了一會:“蘇瞻那人,心思深沉,這事看起來沒有什麼關係,恐怕就真的有關係了。”他想著立太子一事,沒有兩三年,不會有定奪。中宮向皇后十幾年來膝下無子。這幾年六郎頂著荒唐的名頭,沒人敢再欺辱他,只有他欺負人的份,總算安然無恙地過來了,只被封了承安郡王其實是件好事。四皇子魯王趙檀,是吳賢妃所出。五皇子趙棣,是錢妃所出。各人背後盤根錯節,偏偏魯王粗笨,朝內皆知。高太后和官家都不喜魯王,反而喜歡吳王。恐怕蔡相公一上書,眼下既然無嫡,究竟是立長還是立賢,這局勢就必然要亂起來。但無論立誰,官家應該都會先給魯王和吳王選勳貴近臣家的兒郎入宮侍讀。這樣一思量,蘇瞻搶先將蘇大郎送去孟氏族學附學,就大有深意了。

陳青笑著問陳太初:“你回來也兩個月了,不如也去你表叔家的族學好好讀個幾年書?”

陳太初一怔,隨即笑著點頭拱手:“是,兒子謹遵爹爹吩咐,能和小蘇郎做個同窗,是兒子有幸。”

陳青點點頭,這一池水,混就混吧。他只想保住家小平安,還有宮裡的英娘和六郎,熬到六郎開府,就好了。

夜裡,陳太初回到房中,看著桌上還放著那天九娘臨走時分給他的一包蜜餞,他拿起一顆蜜棗放入口中。太甜了,他從小就不太愛吃甜。想起吃餛飩那日,九娘在自己懷裡鼓著胖臉頰吃糖,認真地教他被糖黏住牙該怎麼舔。他不由得伸舌頭舔了舔牙根,那蜜棗即刻就被頂開了。

手臂上的傷口還有些隱隱的疼,陳太初喊了貼身小廝進來換藥,想起九娘少了三顆門牙,小嘴青腫成那樣,還一臉認真地細細叮囑他傷口不能碰水,吃食不能辛辣。這小人兒哪裡知道自己三年裡在大名府受過好幾回傷。陳太初禁不住笑了起來,這蜜棗,還是太甜了。他想起來一件事,趕緊讓屋外的部曲跑一趟孟府,送一盒極好的藥去。

小廝納悶得很,怎麼上個藥,二郎還這麼高興。

***

九娘用孟彥弼送給她的蜜餞,向十一郎借到了他的捶丸全套器具。眾人正團團圍在聽香閣裡盯著她看。四娘和七娘聽說她借了器具,也

《汴京春深免費聽書》 第三十一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