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7部分 (第1/4頁)

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毓�蠡��渭遊�滷浞ǎ�浞ㄊО芎筧ブ凹揖櫻�纖老繢鎩S小度司陳��蕁貳ⅰ度氈駒郵率�返取�

黃遵憲很早就有詩歌革新的意識,二十一歲所作《雜感》,對“俗儒好尊古”提出批評,宣稱“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不過這還是泛泛之論。戊戌變法前夕,他提出了“新派詩”的名目,《酬曾重伯編修並示蘭史》雲:“廢君一月官書力,讀我連篇新派詩。”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詩中他是以“文章巨蟹橫行日”(指橫寫的西洋文)和“世變群龍見首時”為其“新派詩”的背景。換言之,這是對西學日興的形勢的反應,並有著欲為群龍之首、領風氣之先的用意。後來在《人境廬詩草自序》中,他對自己在詩歌方面的追求作出了更詳盡的說明。其要旨大體是最廣泛地汲取古代文化和現實生活中的材料,打破一切拘禁,而終“不失乎為我之詩”。

尤具特色的有兩點:一是提出“古人未有之物,未闢之境,耳目所歷,皆筆而書之”,這表明他重視以詩反映不斷變化和日益擴大的生活內容;一是提出要“以單行之神,運排偶之體”,並“用古文家伸縮離合之法以入詩”,這表明他的詩歌愛好有散文化傾向,這一傾向同他多以詩敘事寫物有關。

在具體創作方面,多記時事是黃遵憲詩的一大特點。如《馮將軍歌》、《東溝行》、《哀旅順》、《哭威海》、《度遼將軍歌》等均反映了中法、中日戰爭中的大事件,對國家的衰危表示了極大的憂慮和悲憤。另外,《拔自賊中述所聞》、《天津紀亂》、《聶將軍歌》等則記述了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中的事件,並表示強烈的反對。今人對上述兩類作品的評價不同,但在作者本身而言,卻是同樣性質的。黃氏以詩為史的意識很強,這些詩也確有史料價值。

在上述詩作中,黃遵憲也有求新的表現,如《馮將軍歌》仿《史記·魏分子列傳》筆法,疊用十六“將軍”字面,以表示對馮子材的敬重,這是以“古文”之法入詩的顯例。但真正使人耳目一新的,還是那些與他的外交官經歷有關的反映世界各地風土人情和包含著新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作品。以前者言,譬如《櫻花歌》描述了櫻花開時日本舉國若狂的歡騰景象,《紀事》記述了美國總統競選、兩黨哄爭的情形,《登巴黎鐵塔》寫登埃菲爾鐵塔所見所思,《番客篇》反映南洋華僑的生活,凡此種種,對於當時一般中國人而言,真是聞所未聞,大開眼界,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開拓了全新的題材。他的詩友丘逢甲稱:

“茫茫詩海,手闢新洲,此詩世界之哥倫布也。”(《人境廬詩草跋》)以後者言,像《今別離》四首寫傳統遊子思婦題材,而以火車、輪船、電報、照相等新事物以及東西半球晝夜相反的現象構成離別與相思的情景,寫得極有新鮮感。下面是第四首:

汝魂將何之?欲與君追隨。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危。昨夕入君室,舉手搴君帷。披帷不見人,想君就枕遲。君魂倘尋我,會面亦難期。恐君魂來日,是妾不寐時。妾睡君或醒,君睡妾豈知?彼此不相聞,安怪常參差。舉頭見明月,明月方入扉。此時想君身,侵曉剛披衣。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相去三萬裡,晝夜相背馳。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地長不能縮,翼短不能飛。只有戀君心,海枯終不移。海水深復深,難以量相思!

因為東西半球晝夜相反,寢起各異,所以夢魂不得相見。在古詩的傳統裡,這種立意自然顯得很新奇。

黃遵憲詩以五、七言古體長篇最具代表性。五古擅於鋪陳,七古縱橫變化,而均有筆力雄健、富於氣勢之長。不過,他在給梁啟超的信中自稱五古“凌跨千古”,七古“不過比白香山、吳梅村略高一籌”(《與任公書》),其言甚誇。黃氏的詩常寫得張揚外露,力求新異,但思想並不深刻,也缺乏能夠表現獨特人生感受的意象。他的時事詩篇有意為史,因此敘述和議論多,抒情則流於簡單的誇張;反映國外風情的詩,偏重於介紹新事物,“差能說西洋制度名物,掎摭聲光電化諸學,以為點綴、而於西人風雅之妙、性理之微,實少解會。故其詩有新事物,而無新理致”(錢鍾書《談藝錄》),也就是說,他並沒有把西方文化中深切的東西引入到詩歌中來。

但黃遵憲在詩史上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他清楚地意識到古典詩歌傳統不足以充分表現日益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知識,要求詩與時為變,在題材、風格、語彙諸方面打破一切忌諱,對於推進詩歌的變革有重要意義;他的創作有力地擴充了中國詩歌的內容,表現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走向世界、接受世界的姿態。他還有一部分詩,如《出

《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書面作品多以詩歌體文字為主》 第16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