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8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軍雖然對明軍裝備的火槍不太看重,但是對於明軍裝備的效能優異的紅衣大炮還是讚不絕口的。正是這種火炮在錦州城上的一炮將清太祖努爾哈赤擊傷,這才使得清軍意識到了堅城不利於攻打,從此以後清軍對付盤踞在堅城裡面的明軍的戰術就是圍成打援,皇太極的這一戰術成功的將明軍北邊的防線從一條整體攪成一盤散沙,當然這一切還是歸功於紅衣大炮的功勞。

八旗軍分為八旗,其中正黃旗和鑲黃旗的軍隊加起來一共有十六萬人,一共裝備了超過三百門的紅衣大炮,當年多鐸勸多爾袞造反的時候曾說,只要給他十萬人,外加兩百門紅衣大炮。他可以在兩個時辰之內拿下北京城,而北京城的守將當時是鰲拜。他曾對順治帝說,敵軍勢大,更加紅衣大炮犀利,城門只能堅守半個時辰。這也從側面說明當時多鐸並沒有說大話,紅衣大炮的威力還是很客觀的。

正黃旗鑲黃旗是皇帝親自執掌的精銳部隊,施琅自然是不敢打他們的主意了,但是這個時候跟鰲拜一直不太對付的正紅旗還有其他幾個偏旗倒也不難處理,施琅只管上書,他才不管滿人自己上層的爭鬥了。

葡萄牙人只從十六世紀中期佔據澳門以後,逐漸的在澳門站穩了腳跟,這個時候澳門在名義上其實還是中國自己的領土,相當於租給了葡萄牙人,明朝的時候葡萄牙人每一年還要想廣東知府交納五百兩的地租,雖然站了地,但是不能撕破臉皮,不然就要兵戎相見了,這對於澳門這麼一個狹小地域一切全靠大陸支援的地方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所以葡萄牙人在這一點上面還是很識相的,直到鴉片戰爭之後,澳門才真正的從中國分離了出去。

葡萄牙人佔據了澳門這塊地方,自然看重的就是他有利的地理位置了,在這個地方他們可以更加方便的和中國進行貿易,而貿易包括普通的貿易和一些特殊的貿易。

鄭芝龍之前受到明朝招安的時候就曾經從葡萄牙人的手中添置了一批火器,正是在這些火器的幫助之下,他才能快速的掃蕩諸彩老、李魁奇、楊六楊七等海上勢力,以至於後來還能擊敗荷蘭人和劉香的聯軍。

施琅不想直接和葡萄牙人接觸,儘管他已經上報朝廷,講明瞭要添置軍火,上面應該知道他的意思,但是他作為福建水師的最高將領這個時候自然不能親自和葡萄牙人接觸,這樣是會犯大忌的,清廷雖然沒有像明朝那樣的錦衣衛,但是其情報網路還是十分的發達的。

1621年的時候明朝著名發明家徐光啟曾經委託一人向葡萄牙人購買了一批紅衣大炮,只是當時所購買的大炮屬於比較輕便的一種,大於只有四千斤左右,每門的售價是一千兩白銀,考慮到中間的商人的利潤,其真實的售價大約在七百到八百兩白銀左右,這在《歐洲沉船與明末傳華的西洋大炮》一書之中有記載,但是當時葡萄牙人賣給明朝的是英國人的紅衣大炮,是從英國人的沉船上面撈上來的。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1621年的時候葡萄牙還屬於西班牙的軍事管理,並沒有獨立出去,直到1640年之後兩家才正式的分開,所以當時葡萄牙賣給明軍的火炮並不是他們自己鑄造的,而是進口英國的。

實際上當時英國人的火炮的製作成本並不是很高,參考一些後世的資料可以推算出其製造成本大約在60…80兩白銀左右,經過重洋的販運之後,價格上漲了十倍不止,可算是極其暴利了,葡萄牙人前後嚮明朝販賣的紅衣大炮的數量難以考察,但是根據邊軍城防和野戰軍隊的需求來看,其數量應該在五百門以上,以至於吳三桂投降清朝之後,清軍的正黃旗鑲黃旗兩旗就擁有不下兩百門紅衣大炮。

這個時候隨著清朝的統制日趨穩定,各地的烽火也逐漸平息下來,所以紅衣大炮的需求就逐漸減少了,施琅估計葡萄牙人的手中應該有不少的存貨,所以派遣林寶成帶著五十萬兩白銀前去採購,如果是按照一千兩白銀的水平,他能夠採購五百門紅衣大炮,如果價錢再便宜一點,他能夠裝備的優質大炮的數量自然就更可觀了。

林寶成帶著一大隊船隊在水師戰船的護送之下來到了澳門。

澳門港口停泊著各種各樣的船隻,有傳統的中國福船和廣船,也有西方的大型貿易船隻,乃至於附近漁民的漁船也能見到,葡萄牙人對於各種船隻並不限制,但是有一個規定就是如果大型船隊前來,攜帶武器的戰船不能駛進港內,或者會限制數量,這也是在荷蘭人攻打了澳門之後才有的規定。

林寶成帶來的船隻全都是大型的貨船,上面沒有裝備火炮,他們的護衛艦隊一路保護他們的安全,因此這些貨

《回到明末當》 第1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