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8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考慮到這裡的中華軍對於前線的清軍的補給線的威脅程度,所以清廷又給鰲拜下令,讓他派兵前來將這些敵軍趕走。

鰲拜這個時候被中華軍從南邊和西邊的小規模騷擾搞的不勝其煩,再接到朝廷的命令,心裡已經老大不樂意了,雖然這些後勤線對他來說確實是十分重要,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中華軍的目標不是他的軍隊,也不是他的補給線,而是北京城,清朝的首都。

不過既然朝廷發話了,不派兵去也說不過去,於是位於幾省之遠的鰲拜派出了一支兩萬人的軍隊晃晃悠悠的朝著祁口的方向趕來。

等到他的軍隊抵達的時候,中華軍的兵力已經從最初的一千人變成了一萬人了,北上的清軍絲毫沒有接到當地的警告,還以為自己的對手只是一支不足一千人的軍隊,因此在自以為擁有絕對的優勢的情況下,貿然的向中華軍發起了進攻,這倒是讓劉陽感到很驚奇,毫無疑問,這支清軍很快就被中華軍給擊潰了,清軍也很有意思,他們潰退了之後,即便是逃跑,也是朝著南京城的方向逃跑,似乎是知道中華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北京城。

鰲拜的軍隊戰敗,且這個時候又沒有去其他的軍隊可以呼叫,所以北京城內的清廷上上下下都感到十分不安,他們雖然坐擁著高牆堅城,但是手裡面的軍隊都不是很精銳計程車兵,而中華軍的強大戰鬥力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所以一時間很多大臣都主張遷都,放棄北京城,向北遷都,回到他們的發家之地盛京城。

這個建議自然是被小皇帝給否決了,這個時候鰲拜的三十多萬大軍還在南方,儘管自己不喜歡鰲拜這個人,但是這些軍隊可都是大清最後的希望,要是自己就這樣貿貿然的遷都,回到北方的盛京去,那麼中華軍勢必將北京拿下,從而沿著長城一帶構建一個封鎖線,使得北邊的朝廷和南京城的軍隊之間失去了聯絡,鰲拜即便是再能打,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只能倉皇北退,而中華軍一定會緊隨其後的追擊,這樣一來祖輩和先烈們耗盡鮮血打下來的江山就會在自己的手中全部丟失了。

他不願意就這麼輕易的放棄祖宗打下來的基業,只要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刻,他就不願意放棄,因此,康熙一邊下令在直隸大規模的招兵,一邊加緊訓練三萬禁軍士兵,然後給剛剛到達陝西的嶽樂發去聖旨,令他審時度勢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撤兵。

除此之外,康熙還給駐守在盛京的三萬清軍發去調令,急調他們進京,然後派出大臣趕赴蒙古,向蒙古借兵,只要他籌集到足夠的軍隊,他一定要親自率軍出征,將祁口的中華軍攆下海去,捍衛自己的江山。

ps:電腦進不了後臺,所以是用手機進的,數字太小了很不方便,所以時間設定的很亂,過幾天電腦修好了就好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去而復還

中華軍則絲毫不管北京城的動向,這個時候一邊繼續鞏固祁口的防禦,一邊四處出兵,頻頻的騷擾和襲擊當地的清軍,等到三月底的時候,中華軍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了天津、滄州、靜海一帶了,這些城池有很多都被中華軍拿下了,但是中華軍並沒有選擇繼續佔據城池,而是主動放棄它們,將它們當做一個誘餌,誘使清軍派兵進來,然後再反過身來繼續攻打,時間一長,清軍也看出了中華軍的意圖,那就是要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

清軍於是也就不再去管這些城市了,雙方互相爭奪告一段落,不過清軍面臨的窘境卻日趨明顯。

在滄州城北中華軍襲擾了幾次三番之後,清軍再也不敢將它當做是運輸糧草的中轉站了,因此不得不改道採用更遠的保定、冀州這一條線路,這樣的話,運糧的隊伍需要繞一個大圈才能抵達山東的運河,不僅時間大為延長,而且運輸的效率也大大降低,這對南京城的鰲拜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而更對鰲拜不利的是,因為有一支中華軍繞後,來到了威脅京師的地方,而朝廷幾次下令讓他調集大軍前去驅趕這支中華軍,鰲拜都沒有同意,因為在他看來,中華軍擁有絕對的海上優勢,因此即便時自己率軍將這支中華軍攆走了,他們依然可以選擇在其他的地方登陸,照樣可以威脅到北京城,而自己的軍隊卻不能一直呆在北方不下來,因為這樣的話南方的中華軍的主力部隊就守不住了,對於清廷來說,一萬敵軍的威脅顯然是沒有前線的十數萬軍隊的威脅大。

這一點雖然是這麼說,但是這個時候皇帝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證。朝中的大臣的人身安全一樣沒有絲毫的保證,試想誰還會對你鰲拜有好臉色,大家就算是為自己考慮,也會在心中記恨鰲拜,恨他拿著大局

《重回明末當昏君》 第18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