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0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相繼逃到河南、直隸、山東幾地。

而在接到南京軍隊潰敗之後,駐守在河南的十萬清軍則立刻放棄了河南,準備向北撤退,卻在鉅鹿附近遭到了山東的中華軍進攻,雙方大戰一場,不分勝負,但是眼見著江南的中華軍主力已經逐漸逼近,清軍主將不敢繼續和山東的中華軍糾纏,於是選擇連夜向北逃亡,中華軍在後面窮追不捨,硬生生的將十萬軍隊拖垮到了只剩下三萬人進入了北京城,匯合著從陝西退回來的四萬軍隊,清廷這個時候還有十七萬大軍,康熙皇帝不敢再延誤,立刻率軍離開北京,向北進軍,同年十月中旬抵達了遼東的盛京。

至此,距離明朝滅亡滿清入關過後二十二年的時間,北京城終於被漢人收回來了。

由於接到了前線的捷報,於是項玉也從泉州出發,乘坐軍艦從海路抵達了大沽,再從這裡徑陸路抵達北京城。

北京城在清軍離開的時候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城內的商鋪和局面都遭到了掠奪式的洗劫,而且城中的居民家裡的糧食也幾乎全都被搜刮一空,為了解決城內的六十多萬百姓的糧食問題,中華軍這個時候只能從南方調集糧食過來,而且在糧食調來之前還要先將軍糧拿出來開設粥棚賑濟災民。

清軍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阻斷中華軍的追擊,不過這個時候中華軍的戰線拉得很長,所以根本也沒有繼續追擊的能力,項玉的策略一向是佔領一地,消化一地,鞏固一地。這個時候北方的這麼多地方新光復,光是地方的居民安置民生問題都有一大堆,他沒有精力在考慮去追擊清軍。

有了糧食,北京城的局勢很快就穩定了下來,不過這個時候卻有一個很嚴峻的問題要處理,那就是在滿清撤離的時候,很多漢人大臣不願意去塞北的苦寒之地,於是便留了下來,而在中華佔領北京城之後。受夠了清軍暴行的居民很快就將這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漢人大臣給揪了出來,有一些還沒來得及被中華軍接收,就被城中的百姓活活打死了。

不過項玉對於這些人顯然是一點都不同情的,漢奸的傳統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過滿清入關的這一段時間裡面顯然是非常嚴重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因為滿人最終被漢人給同化了,所以後世在對待滿清入關的時候並不將其看作是異族入侵。但是如果滿清的行為跟後世妄圖佔領和統制中國的日本人,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所以對於這樣的投敵的人。項玉心裡的想法自然是殺了算了,殺了多麼解氣,不過他這個時候已經是一國之君了,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他既然處於這個位置,就不能隨心所欲的做一些事情。必須要顧及到其嚴重的後果,而對於這些投降滿清的漢人而言,也不能簡而言之的一概論處,殺了顯然是不行的,因為那樣勢必會引來很多禍事。

於是這些人先被限制住了。只要沒有太大的罪行或者是做出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中華軍一般都能對他們寬大處理,畢竟這個時候中華帝國的攤子大了,正是用人之際,只要這些人能夠為我所用,那就吸收進來好了。

不過對於那些為虎作倀之輩,尤其是之前跟隨清軍到處屠殺欺壓漢人的漢奸,這樣的人中華軍絕對不會姑息的,而且即便是他們再有才項玉也不敢用他們。

這個時候雖然清軍退到了關外去,但是他們的實力畢竟還是很強大的,所以項玉派遣了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前去收回山海關,這個關卡對中華軍而言意義不大,項玉並不指望依靠它來防禦關外的敵人,但是若是這個要塞落到了清軍的手中,那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了。

明朝末年的時候,由於各地的農民起義加上黃河流域的天災**,使得人口數量大減,後來又遇上席捲北方的闖王軍隊如蝗蟲過境一般,使得這些地方更加凋敝,清軍入關之後又和大順軍追亡逐北,老百姓根本就沒有辦法恢復生產建設,而大量的田地荒蕪的直接後果就是糧食減產。

清軍入關的時候只是打算佔據黃河以北的地區,並沒有想過要佔領整個明朝,但是後來發現北方的地區雖然土地廣袤,但是這個時候受到兵災**的破壞實在是太嚴重了,這些地方所生產的糧食甚至都不足以維持軍隊和入關的八旗人民的基本生存,而這個時候無論是大順軍還是南明的軍隊,其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都讓清廷看到了希望,認為憑藉著自己的軍事實力足以統一全國,而南方的水稻的產量和其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正好可以透過運河來支援北方的恢復。

這也就是為什麼鰲拜的三十多萬人的軍隊的糧食供應在僵持了半年之後,就開始變得難以為繼了,雖然有中華

《重回明末當昏君》 第19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