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了大半晚上的仗,不只是士兵們十分睏倦,就連項玉自己也有點累了,但是畢竟他昨天也裡屬於私自出兵,並沒有主將命令,雖然泉州軍也是單獨一軍,但是戰場上這時的主將畢竟還只是鄭成功一個人,因此項玉也不得不在回答營地之後寫上一份很正規的書面報告交上去,這個時候都是寫的毛筆字,加上又都是繁體字,寫起來也十分麻煩,不過好在項玉身邊還有一個文書何安,因此這件事情將自己的大致意思交代給何安,讓他代替自己去寫。
鄭成功自從出征一來身體就不是很好,加上在海上遭遇暴風雨的那一次的昏倒,他的身體變得大不如前了,明軍軍中的醫生替他把脈診斷都瞧不出個端倪,調養身息的藥倒是開除了不少,每天屋子裡面都是一股濃濃的藥味。
他這個時候並不在前線的軍中,而是住在赤嵌城中調養,明軍打下赤嵌城之後將它改名為明京,化為承天府,將它一分為二分為萬年縣和天興縣。
鄭成功這時已經知道了明軍攻下了熱蘭遮城的訊息,這令他十分高興,前幾天何斌和林驥建議他派軍隊進入島內,一來可以清剿島上各處散落的荷蘭士兵,避免以後出現他們的襲擾,
二來可以聯絡各地的漢人和島上的高山族,然後試著徵收糧食回來,明軍第二批船隊還沒到,大軍的糧食即將告罄。
查清楚土地和人口之後,明軍可以在島上開府立法,然後開墾田地,建立自己的政權以延續明朝的正統地位。
臺灣島上這個時候還是樹林遍地,植被密佈,荷蘭人在島上的幾處地方都有一些小規模的駐軍,由於訊息不暢,也不知道這個時候是否還在,但是這部分人明軍遲早還是要處理的,如果他們逃離了臺灣島那還好說,如果是留在島上的話那就可能會對島上的治安與安全造成威脅。
至於糧食,鄭成功卻有點苦惱,島上的土地比較多,但是人口比較少,漢人的數量也不多,基本上也都是分佈在南邊的這一片土地上面,島民和漢人基本上都是種植的水稻,但是由於技術落後,水稻的產量很低,但是荷蘭人從巴達維亞等東南亞一帶的地方引進了一大批的農作物,如甘蔗,棉花,生薑,甚至還有菸草和**,不過主要還是以甘蔗和水稻為主,島上這時有差不多十幾萬的高山族人,他們在最近的七八年的時間裡面被荷蘭人大肆屠殺,導致人口數量有一定的減少,人數遠遠不及島上的漢人了。
這個時候鄭成功透過一些荷蘭降兵的交代也基本上知道了荷蘭人在島上治理的一些手段了,赤嵌城周圍開墾有大約一萬三千畝耕地,其中只有約五千畝地種植的是水稻,其他的大多是甘蔗,荷蘭人號稱大航海時代的海上馬車伕,他們將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上面的一些農作物加以加工,然後集中起來運到有加工能力的地方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在南亞這一帶這個地方就是巴達維亞,製成的商品便運到各地進行貿易,或者換取當地的原材料,所以他們並不需要大量的糧食,只要夠荷蘭士兵和家屬的食用就可以了,這樣一來依附於他們的大批漢人農民和高山族居民的糧食供給也都掌握在他們手上,他們統制臺灣的基礎就得到進一步加強了。
而且自從荷蘭人在基隆擊敗西班牙人之後,這一帶也基本上再無敵手,要不是鄭成功這個時候出兵臺灣,荷蘭人下一步的動作就是要出兵攻擊盤踞南澳的葡萄牙人或者北上佔據琉球群島再開拓日本市場的。
島上的漢人對待明軍的到來自然是十分歡迎的,但是高山族的部落就不好說了。
原來荷蘭人對於島上的兩族人群採取的是不同的治理辦法,對待漢人起初比較客氣,後來發現明朝陷入動亂之後就漸漸的不那麼客氣了,於是拉攏島上的高山族部落排擠漢人,還規定漢人不能持有武器,這樣一來漢人就只能被荷蘭人和高山族部落欺負了,荷蘭人也不願意高山族部落的坐大,於是從六年前開始就有目的的對島上的部落進行“清理”,幾年下來高山族親荷蘭人的勢力元氣大傷,人口銳減,紛紛逃入深山老林中躲藏起來,荷蘭人的統制這樣一來就徹底穩固下來了。
第四十一章鄭成功的心思
整個臺灣島上這個時候的人口大約在二十五萬左右,減去高山族部落的人口,漢人有接近二十萬,明軍大軍的數量就在三萬左右,糧食的供應自然壓力很大。
鄭成功已經安排士兵們在原來荷蘭人在赤嵌城周圍的耕地的周邊繼續墾荒,臺灣南部這裡靠近臺灣海峽這一邊地形比較平坦,有大量的空地可以開墾成耕地,再往東面走就是橫貫南北的中央山脈,中央山脈及其東側以大斷層和縱谷分隔的
《回到明末當大帝》 第2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