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4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土著人這個時候還是施行的最低配給制,一人一天也就給一斤大米的配給,而王佐才這個時候考慮到糧食的短缺情況,於是狠心將這個數字大砍了一番,直接將每人每天一斤米,砍成了只剩半斤米,這樣一來僅僅只能維持這些人不被餓死,想要吃飽肚子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樣做雖然能夠將糧食的供應時間延長一些,但是這樣做也沒什麼實際的意義,因為這些俘虜們每天如果只吃這麼少的糧食的話,他們根本就沒有力氣去勞作,每天還會白白的消耗掉這半斤米。

為此中華軍這邊決定一邊想呂宋方面發出求援信,要求他們調配一批糧食過來,然後又加快分配這些人去參與勞作,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爪哇島上的林多地少的尷尬境地,荷蘭人之前開墾的土地數量不多,僅僅只夠維持雅加達的基本糧食供應,而且他們還能夠走海陸從印度調配糧食過來,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印度還沒有像後世那樣多的人口,但是其地理條件相當優越,為其提供了大片的肥沃的土地用以種植糧食,因此一直都是重要的糧食產區。

第兩百八十章如何破局?

對於這些勞動力的安排,中華軍決定要依靠島上的華人的力量,在軍隊的協助之下,請一些華人的工匠指導這些土著人開墾農田、興修水利、建造工廠、種植橡膠。。。。。。

這些分流了一部分的勞動力,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開礦,印尼群島含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中華軍目前所需的鐵礦、銅礦、煤炭石油等都有很高的儲量,因此這裡的礦產的開發十分重要,中華軍在這邊計劃投入七十萬人,投入到十個大型的礦產的開發上去。

這個時候的開礦的條件遠不能跟後世相比,因此礦地一直都是一個高死亡率的地方,主要是在於其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勞動強度特別大,而且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安全保護措施。

中華軍這個時候才不管什麼安全保護措施了,就算是有也是對礦上的華人監工的保護,這些土著人就是用來幹苦力的,其最終的結局也是早就註定了的,因此中華軍不會憐惜他們的境遇,這在後來曾經引發過一段時間的動盪,幾個工礦上的土著人企圖發動暴動,想要衝出中華軍的監控,逃到深山老林中去,只不過他們的這一計劃最終沒能達成,中華軍依靠土著人修建的連通各地的公路網路,以非常快的速度趕來支援,很快就撲滅了這些土著人的企圖,而他們也幾乎全都沒能倖免,全部被處死了,從此之後土著人都安穩了許多,再也不敢發動反抗了。而經歷了很多年的勞作之後。中華軍方面對於他們的待遇條件也稍稍的上調了一點。這也讓他們似乎是看到了希望。

在這些土著人的勞動之下,中華軍終於解決了各種礦產資源緊缺的局面,包括黃銅、鐵礦、鎳礦、鋁礦以及石油煤炭等等資源上面,都徹底的滿足了中華軍的需求。

而這些礦產的發現也為中華帝國的各項工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這也是中華帝國能夠超過歐洲諸國,快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就在印尼群島在這些土著人的勞動之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時候,中華軍這邊已經計劃準備實施登陸作戰的計劃了。

因為清廷的嚴密封鎖,從去年的十月份開始。沿海一帶的移民的數量就大幅度的下降,這也導致了中華軍這邊一直想要突破清軍的這層封鎖。

因為人口對於中華帝國來說實在是太過於重要,儘管這個時候呂宋方面的軍隊在南洋一帶進展的十分順利的,但是東南亞一帶的情況和臺灣的情況也差不多,都是土地面積比較廣,但是上面的人口比較少,尤其是華人的數量很少。

呂宋島上面還要稍稍好一些,至少還有當地的土著人可以提供一種補充,但是印尼的土著人這個時候已經被中華軍全都給抓起來充當苦力了,而且這裡的情況跟呂宋還不太一樣。主要是這裡較早的受到了外部文化和宗教的衝擊,尤其是伊斯蘭教的衝擊。伊斯蘭教是一個極具破壞性的宗教,其破壞性表現在各個方面,也包括文化和思想,因此這裡的所有土著人中華軍從心裡不信任的,他們自然是不能委以重任的,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那就是印尼群島的面積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箇中國大,加上呂宋群島、馬來半島等等島嶼,其總面積已經將近中國的三分之一了,但是這裡的華人的數量大致跟臺灣島上這個時候的華人數量相當,只有一百來萬人,這麼大的面積這麼少的人口,自然是遠遠不足的。

所以中華軍為此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那就是要在清軍的封鎖線裡面取得一

《重回明末拯救崇禎》 第14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