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4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此中華軍這邊也有了針對性的安排,那就是基隆這邊主要進行新技術新工藝的實驗,一旦技術成熟,則立刻推廣開來,並且為其他三個地方的船廠提供必要的裝置和人員培訓,以使其能夠達到生產新產品的工藝標準,為此,基隆這邊的造船廠被一分為二,分為民用的和軍用的造船廠。

民用的造船廠這個時候還會繼續生產木質艦船,其主要的工匠是之前就有一定造船經驗的工人,而軍用的造船廠則僅進行鐵甲艦的建造,包括軍用的戰艦和運輸艦,也包括民用的蒸汽輪船。

不僅如此,軍用的造船廠還負責進行新武器和新技術的試驗和改進工作,負責對科技院的產品進行評估和改進,以使其能夠達到軍方的使用要求。在技術成熟之後。則將成熟的技術推廣下去。讓其他三家造船廠也能生產新式戰艦和相應的武器。

目前臺灣島上就有煤炭和鐵礦石的出產,因此基隆和臺南兩邊的造船所需求的鋼材是能夠得到滿足的,但是因為馬尼拉和雅加達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運輸過去不僅耗時耗力,而且速度還很慢,根本就趕不上建造的需求,因此在這兩地開採鐵礦就成了當務之急,不過這兩地的自然資源十分的豐富。加上項玉大致還記得這兩地的物產的分佈,所以中華軍在這兩地很快就找到了煤礦和鐵礦,然後從臺灣這邊運輸了必要的裝置過去,再在島上分派人手進行開採和冶煉,就能夠得到造船廠建造鐵甲船所需要的鋼材了。

而就在中華軍這邊開始進行蒸汽艦船的推廣的時候,大清國內部也開始了大量的艦船建造,清軍吸取之前的教訓,不再繼續在沿海一帶建造造船廠,而是將工匠們都轉移到了長江沿岸,利用這裡處於內陸的地理優勢。在這裡大舉訓練水軍,各地的水師提督也都轉道至此。在這裡訓練自己的水軍。

一時間,從鎮江、高郵、洪澤、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湖口、九江、都昌、武昌等地都開始大批次的興建造船廠,大舉招募船匠和水手,編練水軍準備組建一支史無前例的巨大艦隊。

清廷為此專門撥鉅款,督造此事,他們深刻的意識到了海患不除,邊境難寧,但是清廷也知道中華軍目前的水上勢力太過於強大,並且還有一種威力巨大的鐵甲艦,這種艦船早在臺南海戰之中就被吳英和汪明兩人彙報上去了,但是清廷高層並不相信兩人所說的話,因為在人的固有意識之中,鋼鐵會沉在水下,因此根本就無法相信鋼鐵打造的戰船會漂浮起來,而且還有如兩人所說的那麼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在經過了杭州、江陰和南京之戰之後,各地的奏摺之中都提到了這種體型巨大,全身雪白的戰艦,明確無誤的說明其就是之前傳聞的鐵甲艦,這下子清廷的高層就算是不願相信也只能選擇相信了。

這個時候就算是一直在朝中排擠異己,組建自己勢力的鰲拜,也意識到了這個新興的國家會對清廷的統制造成威脅,所以暫緩了朝堂上的爭鬥,罕見的同意了撥鉅款組建新水師,以抗擊蠻夷。

清廷的思路很明確,那就是走數量的路線,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像中華軍那樣打造鐵甲艦船,而且普通艦船跟鐵甲艦的差距又太遠了,因此準備組建一種噸位小,但是數量多的艦隊,作戰的時候利用自己的數量優勢,誘敵深入,然後四處發兵將敵方徹底的包圍起來,然後在透過混戰取勝。

應該說清廷的這種戰法極具超前意識,當然了,這也跟清軍目前面臨的窘境有關,他們的水師根本就難以出海,因為一旦出海的話就會很快的被中華軍的海軍艦船發現,隨即就會遭到中華軍的大舉圍攻,因此清軍艦隊只能在江河裡面進行訓練,而這種條件自然難以跟真正的大海相比,因此組建的水軍只能叫做近岸水軍,根本就不能稱之為海軍,再加上自從施琅死後,清軍中間就再也難以找到一個精通水戰的將領了,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都找不到能夠比得上施琅的人選,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戰略格局上面都比施琅要差很多。

就算是施琅的兩個部將吳英和汪明兩人,這個時候也只能是勉強的擔任一省的水軍提督,吳英是福建水師提督,汪明是浙江水師提督,但是在兩人的帶領這下,這兩地的水軍在這一次作戰之中毫無建樹,而其艦隊僅剩的幾艘戰艦也早就被中華軍這邊給擊沉了,兩人這個時候等於成了光桿司令了,這樣的人選清廷怎麼能夠放心的下來。

在這種情況之下,清廷的這種叢集作戰的策略就跟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應對臺灣的國‘軍的海軍威脅的時候使用的魚雷艇叢集作戰策略,雖然自己這邊的質量不如你,但是可以利用自己敢打敢拼的精神,憑藉

《重回明末拯救崇禎》 第15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