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一場暗戰【大封推加更】 (第1/2頁)
蕭玄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了薛楚玉這個得力臂膀,薛紹心裡多了許多底氣。
薛楚玉雖然年輕,但他是名符其實的將門虎子,還在母親懷裡吃奶的時候,就耳濡目染跟著父親薛仁貴與從小隨軍從徵的長兄薛訥,學習軍事。
在薛仁貴的五個兒子當中,嫡長子薛訥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那天燒尾宴時,薛訥自己就曾對薛紹說過,在他薛家五子當中,庶出的第五子薛楚玉才是真正繼承了父親衣缽的那一個。
五年前,年僅十六歲的薛楚玉突然悄悄的離家出走,以“楚玉”之名應募朝廷的“舉猛士詔”,參與了大唐與吐蕃之戰。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薛楚玉當年就像薛紹今天以“承譽”之名來投軍,從一介小卒幹起。不同的是,薛紹是目的明確的來“深入基層煅煉”,而楚玉則是懷著一顆復仇與證明自己的心,去參的軍。
當年薛仁貴在大非川一役敗給吐蕃,因此被貶十年之我,並導致薛家從此家道中落。那個時候的薛楚玉還只有十歲,這一場經歷肯定給他的少年時光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當時統兵與吐蕃會戰的是中書令李敬玄,他不知兵。唐軍大敗全軍潰走。但是薛楚玉一介小卒非但不走,反而翻身殺進了追殺而來的吐蕃敵群之中。一把方天畫戟殺得號稱“天下無敵”的吐蕃鐵騎人仰馬翻,單槍匹馬絲毫不傷的在萬軍叢中殺了個無數進、無數處,這比演義小說裡面的趙子龍在長阪坡的舉壯,更加驚人。
薛楚玉,幾乎成了那場戰役唯一的亮點。
薛楚玉的驚人之舉,得到了名將黑齒常之的注意與欣賞,將他招到自己麾下擋任一名越騎火長。後來多次戰鬥,薛楚玉無不身先士卒殺敵無數,成了一把寒光四射的殺敵快刀。
神奇的是,他身經百戰,但是從來沒有受過任何一絲一毫的傷!
最有名的一次,李敬玄大敗之後步步後退龜縮營盤不敢交戰,吐蕃人步步緊逼。黑齒常之率領五百死士組成一隻敢死突擊隊,趁夜襲殺了狂妄託大不設防的吐蕃人的數萬大軍?大軍敵營,攪得敵軍陣營大亂,連戰連勝兵勢正旺的吐蕃人,居然因此而撤軍。李敬玄這才得已揮師而退,沒有被吐蕃人追著打垮。
歷史,有時候比小說還要更加誇張。那一戰,成就了黑齒常之的赫赫威名。現在,他已是威名遠播的大唐名將,率領大唐的精銳西軍鎮守河套,令吐蕃人不可逾越。
薛楚玉當時就是黑齒常之麾下的五百死士之一,他第一個躍馬殺進了吐蕃敵營!
當時,他已經是第三年的老兵了,年僅十八歲。
戰役結束後,薛楚玉被召回了朝廷,因戰功策勳被提拔左羽林衛七品越騎隊正,成了一名皇家御衛的小將。
怪只怪薛家沒落了根本沒了後臺,薛楚玉也只是一個沒有地位的庶出之子。他完全是以一個白身小卒的身份,自己給自己殺出的一條人生之路,和薛仁貴當年在高麗之戰非常的神似。所不同的是,薛楚玉沒有他父親的運氣那麼好,他的英勇事蹟沒有李世民那樣的帶兵皇帝在陣前關注,並且親自誇獎、破格提拔。
年僅二十二歲的薛楚玉,能夠得到征戰一生的沙場宿將李謹行的殊愛,不是沒道理的。
如果薛家沒有沒落,以薛楚玉的能力和戰功,他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做一個四品郎將,絲毫不為過。要用“懷才不遇”來形容現在的薛楚玉,並不為過。
對於薛楚玉的那些往事,很多羽林衛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只當他是一個出身河東薛氏南祖將門的官二代,在羽林衛當中混了個隊正小官。薛楚玉雖然傲氣凌雲,但不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薛紹之所以知道得這麼清楚,當然是得益於他的“好老師”安小柔的各種灌輸。
薛紹等三人聚在一起,花了很長時間一起商議,將要如何要訓練和打造新的第三旅。
薛楚玉本就是越騎出身,如何練騎兵,他是最拿手。薛紹的腦子裡則是裝滿了21世紀的特種訓練與作戰經驗,將它們靈活變通的拿出來與薛楚玉的越騎戰術相結合,現代科學配合實地經驗,當然是事半功倍。
郭元振這個人,薛紹也不是隨便叫上的。首先他是天后特別賞識與器重的年輕人,再者,雖然他在能力與經驗上比二薛有不足之處,但他在軍事方面確實有著驚人的天賦。當然更重要的是,薛紹認為,自己身邊有一群同甘共苦共同走過來的小夥伴,這遠比去巴結程務挺和李謹行這樣的成名大將要強。
李謹行這些人再有名望再有能力,他們終究是老了。時代是屬於年輕人的。現在薛紹最指望的就
《極品駙馬爺小說》 第232章 一場暗戰【大封推加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