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 (第1/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34年3月21日,日本海軍軍備限制研究委員會在第二次會議上研究了相關的資料,以及其他各國造艦競賽的參考資料。軍備限制研究委員會成立於 1927年,發起人為當時的海軍次官野村吉三郎海軍中將,成員來自海軍部、海軍省軍務局、海軍艦政本部和海軍航空本部。該委員會研究之後,決定對“超戰艦”的可行性展開論證,包括該艦主炮究竟採用何種最大口徑,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是否有能力建造同類軍艦,以及所需造艦預算和日常維持費用為多少。因為日本已經覺察美國在建造擁有16英寸主炮的戰列艦,因此“超戰艦”的主炮口徑必須要凌駕於其上才行。
由藤本喜久雄提出的“超戰艦”技術規格為標準排水量5萬噸,滿載排水量6萬噸,長290米,寬38米,吃水9。8米。武備為12門20英寸主炮,安裝在艦首的三座四聯裝炮塔內,仿照英國“納爾遜”級戰列艦,排列為金字塔形 。此外還裝備16門155毫米副炮,全部安裝在雙聯炮塔內,8至11門127毫米高炮,高射機槍若干,可以進行俯衝轟炸的水上飛機12架,彈射器3座。舷側裝甲厚度為16英寸。裝甲甲板厚度為11英寸。“超戰艦”將安裝總功率為14萬匹馬力的蒸汽輪機,航速30節左右。載油6000噸。
“超戰艦”所需的20英寸口徑艦炮大大超過了日本現在的兵工技術水平。1916年。海軍吳工廠就曾經試製了1門“三六厘”(實際口徑為480毫米)艦炮,但是由於鍊鋼、澆鑄等技術不過關,炮身存在細小裂紋和砂眼。這門炮在倉橋島龜首射擊場進行射擊實驗時,在第九次發射中炸裂。後來日本技術人員將口徑改小。試作了一門460毫米炮,在減少裝藥的情況下勉強試射成功。1927年,吳海軍工廠在試製長身管(52。5倍徑)的410毫米艦炮時也面臨技術難關,不得不在製作出炮身粗材後草草放棄。前車之鑑在此,擔任艦炮設計的艦政本部第一部負責人不得不指出生產20英寸艦炮所面臨的技術風險。
1934年7月5日,江崎巖吉提出了修正後的“超戰艦”設計方案:排水量67000噸,裝備9門460毫米炮。安裝在三座三聯裝炮塔內,全部集中在艦首;4座155毫米三聯副炮塔,4座雙聯裝127毫米高炮;6軸,20萬馬力。航速31節至33節,18節時續航力1萬海里 。該設計的核心思想是以2艘超戰艦和2艘新造的航空母艦為核心,以33節到34節的高速截擊美國航空母艦作戰群。此外,還有4軸、最高航速28節的第二方案。
但是1934年發生的“友鶴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使“超戰艦”的設計工作被迫終止,並進行重新檢討。“造船鬼才”藤本喜久雄和江崎巖吉的方案被否決,福田啟二大佐接任了“超戰艦”的設計,日本造船界的元老級人物平賀讓擔任技術指導。此時,以航空本部部長山本五十六少將為代表的“航空派”已經敏銳地看出了航空母艦在未來海戰中的巨大優勢。因此反對建造兩艘無用的巨型戰艦,但是以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親王、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和艦政本部部長中村良三為首的死忠的“戰艦黨”。否定了“艦隊航空化”的主張,無論如何也要建造鉅艦。以作為“帝國海軍精神的象徵”。
1934年10月,軍令部將江崎設計方案打回艦政本部,提出將航速提高至35節左右,同時增加舷側防禦。設計負責者以“技術上不可能”為由將軍令部的意見頂了回去。軍令部遂再度對超戰艦要目加以修改,認為新戰艦在未來的作戰使命主要是參加敵航母艦隊的追擊戰,與戰列艦隊展開水上打擊戰,因此有必要改善設計條件,將一座主炮塔移至艦尾。最後在1934年12月1日以“a…140”的計劃代號正式命令艦政本部開始設計工作。“超戰艦”就此納入日本海軍的艦船建造計劃。這就是後來的“大和”級戰列艦。
而對於“超戰艦”的設計,藤本喜久雄還有一個“私人設計案”,在這個方案中,超戰艦的排水量放大到了72000噸,全長320米,主炮為12門,以四聯裝的方式安裝在艦首的三座主炮塔裡,艦型和“納爾遜”級類似。由於炮塔尺寸和重量過大,這個方案沒有能夠被提交給艦政本部討論。…;
剛才藤本喜久雄手中拿著的被平賀讓奪去的那張圖紙,就是“藤本私人案”的設計簡圖。這可以說是藤本喜久雄“鬼才生涯”的絕筆。
藤本喜久雄呆呆地看著平賀讓將圖紙交給了一位工作人員裝入檔案袋,他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慢慢的恢復了平靜。
很
《高科技軍閥 第501章》 第32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