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部分 (第1/4頁)

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被諸葛亮發現是人才。結果,李嚴還在犍為,楊洪就當了蜀郡太守(嚴未去犍為而洪已為蜀郡)。楊洪提拔的門下書佐(抄寫文書的辦事員)何祗,幾年後也當了廣漢太守,而這時楊洪也還仍然是蜀郡太守(時洪亦在蜀郡)。所以,當時益州人士都佩服諸葛亮能人盡其才(是以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人之器用也)。此外,被諸葛亮信任重用,同時也敬重佩服諸葛亮的益州人士,也還有一些,比如蜀郡成都人張裔等等。�

不過,這些努力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既不能改變劉備既定的組織路線(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又無法消除益州集團的顧慮。他們的賬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吃的人多了,到嘴的就少了,何況“分利不均”?劉璋的時代,他們是“二等臣民”。劉備一來,他們變成“三等”了,怎麼會願意?還不如讓曹魏來統治。�

那麼,曹魏來了,益州集團就不會變成“四等臣民”嗎?不會。因為曹魏要奪取的是天下,不是在益州佔山為王。何況曹丕接班以後,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各地名流擔任本郡“中正官”,負責推薦本籍士人。這對益州士族是有利的。果然,司馬昭滅蜀後,就將原屬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官員都調回中原,實施“蜀人治蜀”。這就更讓益州集團覺得,他們反蜀漢是反對了。�

第二是“治蜀過嚴”。眾所周知,諸葛亮執政,實行的是依法治國,而且令行禁止執法如山。這原本是對的,但也難免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蜀記》中甚至有這樣的話:“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鹹懷怨嘆。”這個說法很多人不贊成,因為第一,這條史料被裴松之認為不實,裴松之的說法是“未聞善政以刻剝為稱”。第二,陳壽對此另有說法,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評語中說的是“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一個是“鹹懷怨嘆”,一個是“而無怨者”,這就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當然寧信正史,不信野史,即“蜀人無怨”。�

。 想看書來

無力迴天(6)

我的看法,是兩說並不矛盾。因為諸葛亮治蜀雖然偏“嚴”,但基本上“嚴”得公平(當然也有不夠公平的時候,比如冤殺益州豪族常房,就被裴松之認為是“妄殺不辜”)。公平,是諸葛亮大得人心之處。實際上,陳壽對此是有解釋的。陳壽說,為什麼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呢?就因為他“用心平而勸戒明”。平,就是公正;明,就是公開。既公正又公開,也就公平。不過,公平不等於不嚴峻(事實上陳壽也承認“峻”)。所以,民眾雖然不會抱怨不公平(刑政雖峻而無怨者),卻仍然會抱怨太嚴峻(自君子小人鹹懷怨嘆)。也所以,《三國志》的說法和《蜀記》的說法都對。�

第三是“戰事太多”。諸葛亮“數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這些都是益州集團反對的事,譙周還專門發表了他的《仇國論》。在這篇文章中,譙周明確指出,現在並非秦朝末年(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倒像是戰國初期(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所以,咱們當不了漢高祖,頂多能爭取當個周文王(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如果不審時度勢,一味窮兵黷武(如遂極武黷徵),勢必土崩瓦解(土崩勢成),可就神仙也救不得了(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

譙周此論,無疑是一篇“反戰宣言”,代表了益州集團對諸葛亮、姜維等人不自量力連年發動戰爭的強烈不滿,也是益州集團對蜀漢當局的一次公開叫板。奇怪的是,譙周並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後來還官升一級,成為光祿大夫,地位僅次於九卿。這至少說明,譙周的論調很有一些市場。甚至就連朝廷當中許多人,也私下裡以為然。�

第四是“人民甚苦”。正如《三國志·譙周傳》所言,“軍旅數出”的結果必然是“百姓凋瘁”,因為打仗是一件需要很多錢的事。這些錢不從天降,不由地出,只能在老百姓身上榨取。據《三國志·後主傳》裴松之注引《蜀記》,劉禪投降時,蜀國人民有二十八萬戶,人口有九十四萬人,軍隊有十萬二千,官吏有四萬。也就是說,平均每九個人就要養活一個士兵,每七戶就要供奉一個官吏。蜀國人民,實在是負擔不起了!�

當然,由於諸葛亮以身作則,蜀漢官員總體上比較廉潔。要不然,這個政權早就垮臺了。但我們要記住,老百姓更關心的,還是自己能夠吃飽肚子。看來,蜀漢當局並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據《三國志·薛綜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當時出使蜀國的薛珝(音許)回國以後就對孫權說,我看蜀國是差不

《易中天品三國真假曹操》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