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2章 一唱一和 (第1/2頁)

華夏九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偵緝司交給賈似道統領?

孟珙聽到這句話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一陣抽搐。

看了一眼旁邊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賈似道,孟珙清楚,在此之前趙昀肯定沒有給賈似道打過招呼,最少是沒有透過氣。

那就是臨時起意了?

偵緝司是做什麼的孟珙很清楚。

宋一朝,樞密院與中書門下並稱二府(中書門下為政府、樞密院為樞府),是最為重要的中央政府機關。樞密院設十二房(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閱房、廣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雜房、支馬房、小吏房)分曹辦事,各司其職。

在大宋立國之初,中書和樞密院對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帶樞密銜而不得預軍事。慶曆年間用兵西夏,一度由宰相兼樞密使。

隨著大宋朝南渡到宋寧宗之後,當朝宰相開始兼樞密使,此後就成為大宋朝的定製。也正是因為宰相兼樞密使,中書門下府漸漸失去往日的權柄,宰相權柄開始凌駕於百官之上,僅次於皇帝。

作為邊疆重將,孟珙自然知道,樞密院中除了十二吏房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只有皇帝和樞密院正副使才知道的秘密機構,這就是樞密院偵緝司。

在最初的時候,偵緝司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配合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緝拿一些違法官吏以及江洋大盜,後來隨著大宋朝同西夏、同金國這些異族之間的戰事越來越激烈,偵緝司也漸漸演變成大宋朝唯一對外派去細作獲得情報的機構。

隨著西夏和金國被蒙古人滅亡,大宋和蒙古之間短暫的同盟關係破裂,蒙古取代西夏和金國成為大宋朝唯一的敵人,同時也是最大的敵人。

偵緝司平日裡偵查的方向也全部專為對蒙古軍情的窺探。窺探軍情是為了什麼?自然是為了軍事行動服務的。而孟珙做為大宋朝四大戰區中最大的京湖戰區主帥,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偵緝司,而且打交道的次數異常頻繁。

賈似道也許不清楚,不過孟珙卻是很清楚偵緝司到底有什麼樣的力量。

可以很直接的說,大宋朝如今所有的軍情細作、密探,基本上全部都是出自偵緝司。

偵緝司中不僅有大量的情報分析高手,同時為了獲得情報的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同樣都不缺少。尤其是深入如今已經是蒙古人領土的北方等地偵查,必須要有極好的身手才行。畢竟,身手不好武功不高,怕是還沒有到深入北地,就自己先在路上給折了,那還有什麼用?

大宋朝普通的百姓不清楚早先屬於大宋朝的北地的情況,孟珙尤其是偵緝司可是很清楚。綠林巨盜、佔山為王的人那是比比皆是。

而能夠進入偵緝司的高手,全部都是專門挑選的身家清白、對皇帝忠臣度極高的禁軍來充當,其中出自內殿直的偵緝司高手幾乎佔了近八成。

同偵緝司打交道頗多的甚至很多地方都需要仰仗偵緝司的孟珙比誰都清楚,偵緝司早就不是大宋朝初立的時候那個不起眼的小吏房了,而是成為大宋朝中藏的最深的一個龐然大物了。

孟珙甚至都不清楚,偵緝司在自己身邊有沒有安排人。

當然,即便是有他也不怕。

史嵩之是樞密院副使,丞相喬行簡是樞密使,可是兩人對偵緝司都沒有任何約束力。如今的偵緝司,實際上的控制人是趙昀的親弟弟榮王趙與芮手中。

不過榮王趙與芮只是個幌子,大宋朝朝野上下誰不知道,榮王趙與芮是一個低調的幾乎讓人完全忽略存在的王爺。讓趙與芮掌控偵緝司,其實也只是趙昀不想讓別人染指而已。真正的掌控者自然還是他。

如今,趙昀突然提出將偵緝司交給賈似道統領,這樣的一種信任,朝野上下,怕是除了榮王也唯有賈似道了。甚至是榮王趙與芮,趙昀怕是都不會太過信任。

因為趙昀和趙與芮是親兄弟,他們都姓趙。

心頭電轉,孟珙躬身應道:“陛下聖明!”

偵緝司就連史嵩之都不能插手,更不要說孟珙這樣一個常年領兵在外的大將了。孟珙很清楚,趙昀之所以問他的意見,只是因為,四大戰區都需要偵緝司的配合、仰仗偵緝司的情報,而京湖戰區恰恰又是四大戰區中最大、兵力最多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

趙昀最看重的是什麼?當然還是他的江山。

設立偵緝司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大宋朝的江山。如今大宋朝這江山最大的威脅是什麼,蒙古人啊。

所以,孟珙很清楚,只要趙昀想,誰統領偵緝司他都管不著,

《我是賈似道完整版》 第102章 一唱一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