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殿試 (第1/1頁)
追打孟了個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近幾個月來,朝廷由於首輔不能理政,朝中很多人事都還掌握在首輔手中,王直處於尷尬位置,做也不好,不做也不好! 日常事務逐漸累積,王直左支右拙但是大多事情他不能自決,造成拖延,最近朝政亂象叢生。 萬曆私下曾問馮保該如何應對朝政,如此混亂,萬曆心急如焚卻又無從著手。 馮保去探問張居正回來回話說“首輔擔心他太過年輕,行事不穩!” 聽了這話萬曆從著急中驚醒了過來,首輔這是什麼話? 他都病入膏肓了,不還政於我不說,卻給我這樣的評價! 要是他身體好的話,這輩子他就沒有打算讓我親政嗎? 越想越噁心,越想越生氣! 最後鼓足勇氣走到坤寧宮去見太后,把馮保去見張居正的事情說了。 半晌! 太后道“宣王直平臺覲見!” 拉著萬曆的手“走,隨娘去見王直。” 於是全國各地驛差、信使賓士,各地衙門接到皇太后懿旨,內閣王直為代首輔,內閣王直印信為行政印信。 後來王直從軍事,民政的大事決斷就有了萬曆的聲音,這段時間以來內閣冗繁陳事都得到了清理,朝政基本有序。 看著棺槨中靜靜躺著的張首輔,這位他幾歲就熟悉的老人。 教育他怎樣愛民,怎樣行仁政、怎樣體恤百姓……心中感慨! 萬曆讓人上了香,安慰了幾下張家諸人,起駕就走了!張家好些人心中憤憤。 這是埋在萬曆心中的刺,還有一絲絲恨意。 這事知道的只有幾人而已,萬曆努力壓制著以全師傅的亡儀! 三天後張居正棺槨啟程回江陵安葬! 棺槨從西安門出京走陸路,送行官員百姓上萬,哭聲震天! 萬曆站在宮門翹首以望,良久,心中摻雜的滋味不知是喜是悲? 正想回去,卻看見了母親在他身後不遠處。 趕忙去見禮! 李太后說道“皇帝你要正面想,這麼多年來是他讓國家太平,且蒸蒸日上,其他事情人死不再去多想。 現在你親政了,有些事你要提前準備了。” 萬曆點頭稱是,送走了太后。 讓馮保即刻擬旨: 遷升王直為內閣首輔、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 遷升王錫爵為內閣次輔,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遷升江安為內閣次輔,建極殿大學士,太子太傅,戶部尚書! 遷升王家屏為內閣次輔,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 遷升張位為內閣次輔,太子太師,刑部尚書。 遷升楊兆為太子太保,工部尚書。 遷升陳炌為左都御史。 從此內閣輔臣由以前的四人變為五人,掌握中樞,萬事不決採用五人投票制,王直總攬政事。 時間很快到了五月二十這天,寅時王奎和王平約好馬躍山在宮門口匯合。 由於馬躍山路遠一點,來的要晚一些。 一起進入入宮檢查,總共三百多人,很是安靜沒人說話。 因為誰都知道,他們裡面最差的都會授同進士,都會獲得縣令的派官,所以誰會在這裡惹事? 誰會去觸犯宮禁? 一個個貢士在幾個領班太監的安排下按名次排位站好隊。 王奎第一、王平第二、第三是叫王衡的舉子! 站在旁邊的太監連連咂舌道 “今科會試前三名被姓王的全包了,這怎麼考?” 另外一個太監知道王平和王衡的身份,悄悄的拉他衣袖,示意他別說了,小心禍從口出。 那個太監立即明白,馬上住口。 嚴肅地交代了看到陛下不準高聲,不准沒有允許就說話等等。 交代完一切御前禮儀後就帶著這三百多人,向黃極殿進發。 “這王衡乃是次輔王錫爵的兒子,你要死不死,亂他媽逼逼,到時候人家一根小指就按死你。” 哪個太監這才明白,嚇得冷汗直冒。 殿試成績出來共分三甲,第一甲就是前三名。 第一名也就是人盡皆知的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這第一甲皇帝授予進士及第! 第二甲第一名實際就是第四名,稱為傳臚,二甲賜進士出身。 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所有的貢士依照名次在殿內坐定,內侍逐個發放白紙。 這時幾個身穿硃紅袍服的官員進入了大殿,站在首位的就是新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王家屏王大人! 他告訴貢士們,要沉著冷靜、不要急慌! 考出自己的水平,十年寒窗不易,龍門就在眼前。 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樑! 貢士們躬身稱是,不辜負尚書大人的期盼。 辰時到,幾個內監和幾個禮部官員開始巡場! 主考官當眾拿出皇帝的命題考卷,查驗臘封完整性,幾個副主考均無異議後撕開考題。 主考官開始朗誦題目: 制曰: 朕聞自古帝王立綱陳紀,移風易俗,一稟於禮法,使尊卑有序,上下相承,然教體統正於朝廷,教化行於邦國,所以長久安寧有比具也。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萬曆烽火 追打孟了個也》 第68章 殿試(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