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那我,就說說? (第1/2頁)
鴻塵逍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院士的思路很巧妙。
即便是在座的諸人,有不少在工程建築領域,沉浸十幾二十多年的專家存在,但在想通李院士這種將盾構法和沉埋法結合方案的技術關鍵所在,便一個個忍不住咂舌不已。
其實,將盾構法和沉埋法進行結合施工,最大的技術難題,便是如何將沉埋隧道段和盾構隧道段完美無縫的順利銜接起來。
而李院士提出一種新型的隧道連線技術,在施工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完美解決這一技術難題!
在造價方面,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不得不說,院士不愧為院士。
原本數十位專家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在李院士發表提案後得到了順利解決。
既然在渤海隧道畢竟的北段海域,存在著海洋生物保護區,那就在北段使用盾構法修建隧道。
而全隧道使用盾構法修建,造價太高。
那好,除了繞不開的那北面三份之一路段,其餘路段,都用造價更加低廉的沉埋法搭建隧道。
既省錢,又不破壞環境,再加上銜接技術的解決。
李院士的這個施工方案,足以用“完美”二字來形容。
…………
一時間,整個會堂內眾人望向前排李院士的目光,帶著濃濃的崇拜之情。
而李院士只是淡淡笑了笑,端起茶杯不急不緩的喝了一口。
後排,顧律也滿是敬佩的眼神望著前排的那十四位院士。
這就是院士級別的實力啊!
他清楚。
不僅是剛才發言的李院士,其餘十三位院士,都有著不弱於李院士的水平。
無論是在學術造詣,還是在閱歷經驗上,都遠高會堂其餘一百多人教授級別的專家工程師。
一人可頂一師。
這句話放在其他人身上或許有些誇張成分,但放在這群獲得院士頭銜的科研工作者上,卻絲毫都不過分。
主席臺。
鄭淳笑了笑,雙手虛空下壓,示意大家暫時安靜。
“關於李院士提出的施工方案,大家投個票吧。”
還是投票表決的模式。
最終,與會的124位專家學者,有117位同意採納李院士所提出的施工方案。
即隧道南段採用沉埋法,隧道北段使用盾構法。
簡稱,南沉北盾!
這個投票結果並沒有出乎眾人的預料。
鄭淳含笑的目光望著李院士,“李老,麻煩您把是施工概念圖發給大家。”
“今天的討論會暫時到這裡,各位回去之後,研究一下李老的施工概念圖,然後從明天開始,我們就以李老的施工方案為基礎,繼續進行商討。”
鄭淳說了聲散會,會堂內的眾人便三五成群的走出去。
現在正好到午飯時間。
顧律就跟在郭院士身邊,還有另外的十三名院士,去了渤海水文研究中心附近的一家小餐館。
席間,幾位院士大佬相談暢快。
而顧律就坐在一邊,默默扒拉著碗裡的米飯,然後時不時的夾筷子菜。
沒辦法,旁邊全是一個個院士大佬,壓力實在是大大了。
他現在的境遇,已經不足以用狼群裡的二哈來形容了。
說是狼群裡的小綿羊都不為過。
簡直是瑟瑟發抖,完全不敢動彈。
“哎,老郭,你帶來的這個帥小夥到底是誰啊,你新收的弟子?”一位長得有些胖乎乎的院士,抬頭望了顧律一眼,問道。
“哎,你別說,這小夥子模樣長得確實挺俊俏啊!”另一位院士戴上老花鏡,笑呵呵的開口。
“這位不是我的學生。”郭院士指著顧律,介紹給眾人,“這是老季的關門弟子,顧律。”
“學生顧律,見過各位前輩。”顧律客氣的開口。
“季昌義的關門弟子,有意思,有意思。”一位院士饒有趣味的目光上下打量了顧律一眼。
剛才在會堂中發言的工程建築學院士,疑惑的開口,“昌義不是個數學家嗎,那他的弟子……”
“學生攻讀的確實是數學方向。”
“那你來這……”
“是我把他帶過來體驗一下的。”郭院士開口,回答了李院士的疑惑,“小律天賦極佳,而且悟性極高。雖然主攻的是數學和物理,但其他領域的知識也融會貫通了不少。
《我的老師是隻熊》 第一百二十五章 那我,就說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