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崇昭開門見山地問:“你們怎麼這麼晚搬東西?”
中年人說:“我在這邊購了點田,帶著佃戶們搬過來。這事不能過於招搖,只能連夜進行。兩位官人莫要見怪,我們很快就好。”
趙崇昭擰起眉:“你這樣帶著人搬走,原來的田地怎麼辦?”
趙崇昭的語氣讓中年人警惕起來。他含含糊糊地說:“他們都是沒有地的,至於我的地當然已經轉手給別人,手續都是正正經經地辦了的,絕對不是棄耕。”
趙崇昭問:“好好地怎麼要搬?”
中年人說:“手裡攢了點錢,總想過得更好嘛。我家中有兒子快要入學,我想離京城近一點,送他去個好學堂,盼著他將來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中年人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而且還頗為動情,趙崇昭聽了後微微頷首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句話是謝則安對趙崇昭說過的,他聽後記得清楚,這會兒也是有感而發。中年人卻沒有聽過這話,這麼簡單的七個字,卻莫名地讓他眼眶發澀。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要不是有人過不下去了,跪在他家門前要把兒女賣到他家當奴隸,他也不會狠下決心帶上失地的農戶舉家搬走。
要是日子還過得下去,誰願意把自己的兒女發賣為奴?實在是吃不上飯了!
當然,他能這麼做是因為這兒的知州是他好友,願意替他周旋,把他一家和這批農戶的戶籍挪過來。儘管這樣,他還是把自己的田地半賣半送才得以從那邊脫身。
不過狠狠割下這一刀,總比繼續留在那兒一點點被盤剝所有的錢財和土地好。這邊臨近京城,官員差吏即使想撈油水搞政績,總歸不敢鬧出太大的動靜。在那邊山高皇帝遠,難捱啊……
這些內情,中年人隻字不敢在外人面前提。
聽說他們那邊的上一任知州如今在京城當了大官,置宅購田,十分威風,要是貿貿然向別人說出這些事,誰知道會迎來什麼樣的報復?中年人不敢賭,他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任何一個官員都能用一隻小指頭摁死他。
謝則安一直關注著中年人的表情。見中年人聽到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後明顯變了臉色,苦了笑容,心頭一跳,直覺覺得其中必有內情。想到這人帶來的佃戶都閉口不提搬來的原因,謝則安皺了皺眉。
他露出些許笑意,和氣地問:“你們是從哪兒搬來的?”
中年人知道這個是瞞不過去的,所以據實以告:“我們是從曲堰那邊來的。”
謝則安記憶力極佳:“哦,曲堰嗎?曲堰的話,幾個月前你們的前任知州杜綰剛從那邊調來京城吧?”
中年人心中一凜,暗暗揣測起謝則安和趙崇昭的來歷來。年紀極輕,又能隨口直呼杜綰的名字,這兩人會是誰?摸不透謝則安兩人的身份和立場,他只能簡單應道:“是的,官人。”
謝則安一看便知中年人起了戒心,未在多言。他的人手畢竟太少,做不到每個地方都安插好人,整張情報網難免有“區域性失靈”的時候。曲堰那邊的情況他並不瞭解,只能暗暗記住這樁事準備回頭再派人去了解了解。
謝則安向趙崇昭提議:“時候不早了,我們先回去吧。”
趙崇昭點點頭。雖然他也覺得此事有點蹊蹺,卻也不想鬧出“夜出不歸”的事兒。出來溜達是一回事,“夜不歸宿”問題可就大了,明天他非給御史臺的唾沫淹死不可。
兩人和中年人告別,打馬歸京。
中年人目送他們離開,正要轉身離開,忽然見到趙崇昭帶著的護衛腰間佩劍的紋理極不尋常。他暗記在心,回到船上叫人把紙筆送上來,畫在紙上揣進兜裡。搬入新宅後已經快到宵禁時分,中年人趁著最後一刻鐘去拜訪身為知州的好友。
一見面,他便掏出自己畫出來的紋理問:“你認識這個嗎?”
知州接過一看,面色凜然:“你在哪裡見到的?”
中年人細細地把自己和謝則安兩人的接觸說了出來。
知州聽完後說:“這紋理只有宮中禁衛的佩劍才能用,也就是說你遇到的很可能是宮中來的人。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算是幸運了……”
中年人說:“他們到底是誰?”
知州說:“那位比較高大,說出‘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很有可能是當今天子。而另一位,應該是謝三郎。”
中年人從前離京城遠,並不知道“謝三郎”代表什麼含義。他說道:“那我被他們碰上了,到底是福是禍?”
知州一看便知他沒聽
《一品駙馬爺小說免費閱讀》 第12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