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章 正宮 大漢邊塞 (第1/2頁)

炮灰大寶蛟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陳逸專心致志練習騎馬射箭的時候,在遠方苦寒的邊疆,一場戰役正在激烈的打響著,大漢的邊軍正在經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東漢對於西域的掌控下降到了極點,以至於和西域基本沒有溝通,劉秀對於中心國力自知不足,因此就放棄了對於西域的掌控,放棄了派遣西域都護的手段,從那時候開始漢朝放棄了西域,從那時候開始東漢的邊軍只剩下了四個部分:冀幽邊軍、幷州邊軍、西羌邊軍、涼州邊軍。西涼的邊軍和西羌邊軍裡面有不少有少數民族的血統計程車兵,但是最傳統的就是冀幽邊軍和幷州邊軍。

匈奴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秦朝時始皇帝派大將蒙恬出擊匈奴,但是隨後始皇駕崩,二世夥同趙高奪權,害死了大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雖然還有一個領軍的王離,但是比起出色彪悍的蒙恬,王離就差多了,也因此匈奴開始囂張起來,再加上匈奴內部從鬆散走向聯合,擁有了一個完美的領導核心以後,匈奴的國力與日俱增,而相對應的秦朝國內則是因為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國力被不斷的削弱,內部陷入一片混亂,邊軍被不斷的抽調回國內平息叛亂,長城這道防線因為缺少人員守備不斷被突破,匈奴開始不斷地對內地進行滲透和破壞,燒殺搶掠那時候真的是無惡不作啊。

也因為這個原因,匈奴的國力不斷上升,匈奴本身不事生產,對於一些關鍵性的物資只能透過搶奪來實現,比方:鐵、糧食、甚至還有女人,這些都在搶奪的範圍之內,邊疆地區深受其害,在當時和羌族邊疆交界的地方也是這樣的,情況十分混亂,畢竟是封建時代,那個時候連優待俘虜這麼一個在現代最基本的概念都不存在,也不用和他們講那些其他的東西了。

楚漢相爭的時候各路諸侯都開始利用別的勢力,匈奴當然也不例外,由於大家的縱容和暗地裡的交易,匈奴對於內地的掠奪有過之而無不及,原本也算是人口眾多的冀州等地,漸漸地出現了十室九空的現象,到了劉邦最後統一了下,掃清國內叛亂之後又準備開始對匈奴動手了,於是出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幕——白登之圍。

堂堂大漢子,當朝高祖,居然被人活活的困死在了哪裡,最後還是想出了旁敲側擊這麼一個很損的辦法,才得以脫身,但是之後直到漢武帝劉徹時期,大漢王朝只能選擇用和親的手段來委曲求全,一直這樣忍讓的大漢王朝終於發威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一批又一批的大漢士卒懷著這樣崇高的信念開赴了和匈奴的戰場,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守護自己身後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大漢男兒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扞衛著屬於祖國的榮耀。

公元前127年,衛青,李息出雲中郡,西經高闕,直到符離(今甘肅北部),取得河南之戰的勝果,奪取了河南地區(陽山+陰山山脊以南的河套地區),漢朝設定朔方郡。次年,又派遣校尉蘇建率領100,000人興築陰山甫麓的長城。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殲滅渾邪王的部隊,越過焉支山1,000餘里,取得了河西之戰的勝利,獲得隴西,設定涼州刺史部之四郡。匈奴人哀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匈奴單于恨渾邪王損兵折將,渾邪王和休屠王害怕,便投降漢朝。

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軍北進2,000餘里,越離侯山,渡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0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北部的杭愛山脈),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封禮,一直推進到翰海(今杭愛山脈以北的大沙漠地帶),方才回兵。史稱「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滷(虜)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此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朝暫時解決了匈奴入寇的問題,至到前112年,羌人與匈奴聯手反叛,史載「西羌眾十萬人反,與匈奴通使,攻故安,圍包罕。匈奴入五原,殺太守」,漢世宗於次年的前111年聚積18萬騎兵北巡,擬以此顯示國力震懾匈奴。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24歲,一生戰無不勝,凡六擊匈奴,斬俘敵120,000餘人,收降40,000餘人。衛青和霍去病兩個人就是大漢當之無愧的脊樑(李廣同志生倒黴運,要不然他不會遜色於衛青和霍去病。)步卒馳騁大漠,在整個世界的冷兵器戰爭史上絕對是隻此一家,這樣光輝的戰績充分體驗了我朝的男兒本色。

但是雖然列舉了那麼多的光輝戰績,那些也只能是

《三國傳奇之戰手遊》 第40章 正宮 大漢邊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