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約旱暮羯�R簿褪撬擔�裁詞竊煬褪瀾縲雲笠檔木齠ㄒ蛩嗇兀�
從中國式管理的目標看,“和”為管理的終極目標,所謂組織效益目標的實現只是實現“和”這一終極目標的必經過程。孔子把“和”引入倫理學領域,作為識人的重要標準,得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論斷,提出了“和為貴”的社會生態平衡的指導原則。上下和諧,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和諧。集大成者的說法,就是修己安人。
雖然其實這種理念的基礎源於孔子的“上下和諧與修己安人”,但是其實從企業管理實踐出發,這個理念得以確切實施且真正發揮管理作用的保證,其實還是韓非子法家所講的“使法用人”與“使法量功”。否則,一切“上下和諧與修己安人”,都只不過是理論家的一種理想而已。因為企業的生存根本就是具有競爭力,而一個企業的競爭力的根本,則又來源於企業的生產力。當然一個企業的生產力,必須由企業的員工及管理者,共同來實現。與此同時,管理者在實現企業終極管理目標“生產力”的同時,必須要有企業本身的一系列獎罰及競爭機制作保證。而管理者要想真正達到企業員工“上下同心,全心向企”的氛圍,就必須要有與此管理目標(當然主要是任務目標)相適應的獎懲與激勵機制。也就是說,不可能像當時歐文與傅利葉他們那樣,用空想的理論及十分理想的實踐,來維持他們的“所謂公平與合理”。相反事實上,過於追求理念上的公平與合理,倒有可能會在現實的競爭社會中,貽笑大方。因為企業生存的保證,就是利潤。如果企業沒有利潤而言,那麼嚴格意義上講,企業也就失去了企業的意義。既然企業管理終極目標,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那麼管理者就必須要有相應的企業機制作保證。否則,所有員工幹不幹都一樣,幹多幹少都一樣,那麼長此以往,企業的競爭力又何從談起?企業的利潤又何從而來?因為人與人是有客觀私慾存在的。似乎這一點,不應該有什麼懷疑。要說人們理論上所追求理想中的“大公無私”,其實在現實中、客觀上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正因為如此,無論是中國式管理,還是外國式管理,其實對於企業本身都不應該成為負擔。因為任何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都各有其長,各有其短。因此說,我們既不能過於相信“中國式管理”,更不要過於迷信“外來和尚會念經”的“外國式管理”。因為企業的根本就是利潤與生存,所以說,無論是什麼樣的管理模式,只要能夠真正適應自己的企業現狀,能夠確實給自己的企業管理,帶來活力及效用,那麼我們企業管理者就應該執行。
因此說,從管理科學的層面來看,無所謂中國式管理或者西方式管理。無數事實證明,管理科學只有和當地的風土人情相結合,其效力才能夠增強。
當然同樣,中國人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思想的薰陶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在管理科學中融入中國式的管理哲學,更易為人們接受,也能更好地推進企業的發展。
因此說,諸子論政解道,管理實踐中的“仁法德行”,無論是“中國式管理”,還是“外國式管理”的價值,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變通性和靈活性。西方企業界經過大量失敗,不斷更新並提出的彈性管理理論,其實正是迴歸到我們的變通管理,如情境領導、權變理論等等。因此說,諸子論政解道的核心作用就是,強調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而不是固守單一的方式或預先確定的制度。
6.孔子政者正也 領導身體力行(1)
《論語·泰伯》中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實在這裡孔子所講的意義在於他的“為政者不能越權”的“政者正也”的為政方略。與此同時,孔子又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這也說明孔子對舜、禹治天下觀點的認同與讚頌。孔子熱情地讚譽了舜、禹的從政方針的偉大與崇高。孔子為了進一步闡明“政者正也”的觀點,在《論語·顏淵》中又這樣回答季康子。孔子回答季康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呢?”孔子所講的也就是,強調他從政的第二個觀點:為政者的表率與榜樣作用,對於一支團隊的重要性與意義。
關於管理者與領導者的榜樣作用,孔子在《論語·子路》中也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當季氏總管仲弓向孔子請教如何管理時,孔子解釋說:“給自己的手下人做個榜樣,給下屬起個積極的帶頭作用,對手下人也不要太計較小失與小過,同時還要有識別賢才與舉薦賢才的眼光與能力。”仲弓聽了孔子的話,有些不解地又問:“那麼管
《諸子百家 商家》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