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六章 真病假病(修改版) (第1/2頁)

清明鋤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求收藏!求收藏!收藏太不給力了!求收藏!求收藏!

q群虛席以待,總有一個位置留給您,前提是親愛的書友速度夠快。

******************(以下正文)

“兒臣參奏晉歸唐,對長樂公主行大逆不道之事。”李麗質寢宮外廳裡,李泰見到李二的第一反應就是告狀。

“兒臣請罪,沒有照顧好妹妹。”李恪看到李二的表情瞬間變化,趕緊請罪道。

“為德,說說這是怎麼回事。”李二聽到李恪的話,表情才稍微好一點點,在在李二的心裡女兒要比禮教重要的多,所以聽到李泰上來並沒有關心妹妹的病情,而是告狀,心下很是惱怒。(史書沒有李恪表字記載,坊間有傳說,李恪字“為德”,另一說字“德”。)

“程懷默從晉歸唐那討了些肉丸子,妹妹貪嘴多吃了些,去河邊出恭更衣後,想在河水裡看一下儀容,不曾想失足落水,侍衛聽到女官的呼救聲就跑了過去,水有些深,一時沒找到妹妹。將妹妹救上來的時候,妹妹已沒有了脈搏,是甄太醫見事不好,讓程懷默喊來晉歸唐,晉歸唐才有對妹妹的無禮舉動。”李恪很客觀的將事情始末敘述出來。

“惠褒,你三哥所說可屬實?”李二又轉向李泰,求證道。

“是。不過那晉歸唐確實可恨,揚言要殺了兒臣。”看到事情始末的人太多,李泰也不可能把人都殺了,只能抓住晉宇無禮的舉動說事。

“嗯~?他竟然如此膽大包天?”李二靠造反起家,最不放心的就是有膽的人,一個鼻音的拖長,表明了自己的怒意。

“父皇息怒,是兒臣沒及時阻攔四弟,讓歸唐誤會四弟不讓他施救,歸唐才會口不擇言。”雖然李泰對李恪無禮,但李恪作為兄長,再說也是個庶子,沒太在意,甚至為他遮掩,然而他不能任憑李泰信口雌黃。

“他真的是口不擇言?”李二等著雙眼看向李恪。

“是,當時晉歸唐一心想著怎麼救人,而四弟在一旁阻攔,兒臣沒能攔住,所以才會有些誤會。”李恪低頭稟告,用眼角偷偷瞟了一眼父皇,看父皇餘氣未消,又說道:“晉歸唐將妹妹救過來之後就其無禮之舉向兒臣道歉,說明這是無奈之舉,不這麼做就沒機會救回妹妹性命。晉歸唐道歉後告訴兒臣要對妹妹善加護理,說妹妹這兩日可能會做噩夢,且要注意保暖,否則容易得風寒。”

“朕知道了,你倆先下去吧。”李二揮揮手趕人,自己轉身走進了長樂公主的寢宮。

“參見陛下。”長孫皇后及一眾女官看到李二進來,急忙施禮。

李二揮揮手讓眾女官推出去,過去扶起長孫皇后道:“朕說過多少次,你有身孕,不要施這些虛禮。”

“臣妾故意的。”長孫皇后一句話讓李二很驚訝,“事情始末甄太醫剛才都跟臣妾奏稟了,不說晉歸唐於國之功,單講他此次對麗質的救命之恩,陛下也不能追究其失禮之責。”

“但麗質是朕的愛女,是天之驕女,豈能是一個毛小子能褻瀆的?”李二還有些糾結於晉宇和長樂美眉的肌膚之親。

“如若歸唐不及時出手相救,陛下和臣妾現在就沒有麗質了。如果陛下責罰歸唐,那以後誰還敢在皇兒危難之際出手相助?”長孫皇后不愧是德賢兼備,有些事情看的不止是眼前孰是孰非,而是更久遠的公正及人心。

“觀音婢說的有理,是朕關心則亂了。”李二頗能聽得進千古一後的進言,心下的疙瘩有所鬆動。

“陛下只是愛女心切罷了。”長孫皇后給李二找了一個臺階下。

“甄立言怎麼說?”李二將長孫皇后扶到床前的錦凳上坐下,自己也拉個錦登在她旁邊坐下。

“甄太醫開的安神和驅寒藥,麗質已服下,甄太醫說只要麗質不感染風寒,修養幾日就沒事了。”長孫皇后轉述了下甄立言的話。

“嗯,那就好。”一聽李麗質無礙,李二大為放心,可內心總是不想便宜了晉宇,接著說:“這事也有晉歸唐的責任,都怪他做的肉丸子太好吃,麗質吃多了些才會出恭更衣,麗質不出工更衣就不會去對著河水整理儀容,就不會失足落水,功過相抵,朕就不追究他的無禮之罪了。”

“陛下真是孩子氣。”長孫皇后瞅了一眼沉睡的長樂,才放心的跟李二*道。

李二很享受這種沒有隔閡的溫情,拍著長孫的手,決定無恥到底,“甄立言功夫不到家,讓他跟晉歸唐把這救人的本事學到手,算是將功抵罪。為德對妹妹照顧不周,就讓他派人把晉歸唐做肉

《大唐逍遙萬戶侯》 第四十六章 真病假病(修改版)(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