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恕�
第二天上午11點左右我給醫院打電話,妻子說話語無倫次,我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什麼。我飛快地來到醫院,原來半夜她突然出現中風症狀。可她才37歲啊!她病情很嚴重,被轉到了神經科的重症監護區。那天下午晚些時候,神經科的醫生讓我作決定,一個我生命中最難的決定。“你的妻子得了中風,但我們找不到原因。我們現在要作個選擇,即是否要對她的血液進行稀釋治療。結果可能會拯救她,也可能會導致大量出血,這要看中風的原因是什麼了。怎麼決定就看你了。”按照我目前蒐集的資訊,我決定把賭注押在血液稀釋治療上。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是在緊張、恐懼中度過的。
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我不知道我妻子是什麼樣的感受,但是之後的幾個月裡,我的心理經受了巨大的煎熬。我的日程被各種會議和任務排得滿滿的。即使是利斯麗在家恢復的那些日子裡,我仍然被這些工作纏得不可開交。回顧那段日子,我意識到,我本來是很想陪她戰勝病魔的,可事實上,在她需要我的時候,我卻沒有在她身邊。我不斷地問自己:我的生活應該是這樣度過的嗎?生活中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
我的一個朋友吉米告訴我說:“是逆境讓我們認識了自我。”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這個真實的自我。在利斯麗緩慢地康復的時候,我眼睜睜地看著她為了恢復原本簡單得令人不以為然的行為能力而費力地掙扎,我心裡一陣陣難過。我忍住痛苦,努力去考慮我未來的生活應該怎麼過。這次中風讓我們兩個都意識到:生命如此脆弱,但是這種脆弱又給我們敲了一個警鐘。
在今年年底,謝天謝地,利斯麗已經基本康復。我覺得我們好像被賜予了一次緩刑。當然,我們也已經拜訪過死亡。這一次經歷擊碎了我原本對健康和生命的堅定信念。生命是短暫的。然後我開始問自己:我已經發現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了嗎?如果現在我的生命即將終結,我有沒有勇氣說我已經發現了生命的真諦?年近五旬,加上妻子從中風中死裡逃生,我已經踏上了一趟希望在本書中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旅程,一趟尋找人生“秘密”的旅程。
我一直渴望知道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東西,什麼是快樂、有目標的生活,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當歲月之河流過,我發現自己越來越緊迫地需要弄明白一些問題的答案,這些問題伴隨了我的一生:什麼是生活中重要的東西?我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會想些什麼?既然我已剩下不多的時間,我該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有限的光陰?獲得幸福和生活意義的秘密是什麼?
我們最想要的兩樣東西
在我看來,有兩樣東西是人類最想要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人類最基本的動力就是要尋找快樂,避免痛苦。我沒有和精神病病人相處的經歷,但是我接觸過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數以千計。在傾聽了他們的經歷(先是作為一個牧師,後來籌劃組織幫助個人成長的討論活動)之後,我相信,弗洛伊德錯了,大錯特錯。
依據我自己的經驗得知,人最想要的兩樣東西是尋找快樂和發現生命的意義。“快樂”常常被認為是一個沒什麼特別意義的詞彙,比如“拋卻煩惱,快樂起來”(意思是忘乎所以地沉浸在喜悅當中)。當提到快樂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可能想起了由美食或者性帶來的一種暫時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
我這裡的“尋找快樂”是說每一個人都希望體會愉悅的心情和深深的滿足感。我們都想讓自己的生活很充實,都想經歷對個人很有意義的事情。約瑟夫·坎伯�說:“我認為人們真正追求的是一種存在的體驗,因此我們一生的生活經驗才能和自己內心底層的存在感及現實感引起共鳴,因此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存在的喜悅。”
這並不意味著人們會永遠都處於一種快樂的狀態,而是說每天的滿足感和喜悅感才是我們快樂的源泉。當每一天結束的時候,當我們的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處於一種我外祖父稱之為“累並快樂著”的狀態。
� 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 1904—1987),美國神話學大師,有相當深厚的語文與文學造詣。——譯者注但是作為人類,只有快樂是不夠的。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除了尋找快樂,還想找尋生命的意義。如果快樂是每天體會到的滿足感和愉悅,那意義就是一個人生活的目的。弗洛伊德的學生,同時也是納粹死亡集中營的一個管理人員維科特·弗蘭克爾認為,找尋生命的意義才是人類最根本的驅動力。我們在追尋——大多數人
《人生的50個夢想》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