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陛下看上了老奴的義子楊守立,那是他幾世修來的造化和福氣,老奴怎會不同意呢?”

唐昭宗李曄笑道:“既然你老人家都同意了,那朕可真就奪你老人家之愛了。”

老太監楊復恭陪笑道:“一切但憑陛下定奪。”

幾天之後,唐昭宗李曄當著老太監楊復恭的面,親自召見了楊守立,而且當時就認他做了自己的義子,同時賜其姓名為李順節,並讓其統掌皇宮六軍。沒過幾天,昭宗再升其為天武都頭,並賜鎮海節度使官銜。不久,更為其加官為同平章事。

昭宗李曄之所以一再破格提升、重用李順節,其實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原來,昭宗李曄身居內廷,名為天下至尊,實際上內受制於宦官,外亦無力控制天下,形同傀儡。正因為此,頗有些想法的昭宗李曄就想借此掌握一支聽命於自己的軍隊,而近在咫尺的皇家禁軍將領自然是首先目標。按照唐昭宗李曄的想法,這個胡弘立,孔武有力,手中掌握著一部分內廷禁軍,又是老太監楊復恭的親信心腹,拉攏了他既為了自己找到了依靠,同時也削弱了老太監楊復恭在皇宮中的勢力和影響。

在成功拉攏禁軍勢力,暫時穩住宮內宦官勢力之後,唐昭宗李曄便想外討藩鎮以樹立自己的權威。恰好就在這時候,一直與李克用爭地盤的朱全忠、雲州的赫連鐸等人不停上表要求*李克用,朝內的宰相張浚素與大太監楊復恭有過結,也想透過征戰勝利來為自己立威。也就在這時候,張浚又聽人說李克用到處對人講:“宰相張浚好虛談而無實用,他日必亂天下。”張浚聞聽此言,心中之怒可想而知。於是一有機會便添油加醋,不斷地竄掇唐昭宗李曄對李克用出兵。最初,唐昭宗李曄對出兵李克用還是頗多顧慮。張浚卻說:“陛下多慮了。想我大唐太宗,當時年不過二十,卻能與群雄逐鹿天下,及至定鼎華夏,一統中原,天下誰不仰望?而今我大唐之域中,竟是何人之天下?陛下知,臣亦知,天下萬民百姓亦知。陛下既承太宗血脈,以陛下之英明睿智,難道不想中興我大唐?”久知昭宗心思的張浚這一席話,自然引得年輕的皇帝豪氣陡漲:“朕何嘗不想有一番作為?!”可一想到現實,他到底是底氣不足,黯然道,“奈何內外製肘,朕恐怕是迴天無力啊。”

“陛下,何不借力打力,或可大獲全功。”張浚試探著道。

“借力打力?”唐昭宗李曄眼波一閃,有些心動,“借誰的力?”

“陛下,當然是朱全忠和赫連鐸兩大藩鎮之力啊。”

“黃巢亂天下,社稷傾危,李國昌、李克用父子雖為異族,但剿滅黃巢,平定天下,他李克用父子對我大唐可以說有再造之功。如今我大唐恩威不振,朕豈可再出兵去*皇朝的功臣呢?”唐昭宗李曄不無猶豫地說。

“陛下,您要真是這麼看問題那可就大錯而特錯了。”張浚言道,“那李克用對我大唐有功不假,但是陛下,你也是知道的朝廷對他可也沒絲毫的虧待啊,先是授予他一方節度使之任,而後先皇再加封其為同平章事一職,出將如相,可謂皇恩浩蕩啊。可是,李克用他後來都做了什麼了呢?他居功自傲,擁兵自重,常常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陛下感念其功而不願意*他,可是他卻未必感念皇上的恩德啊。陛下,這養虎為患,反為虎傷的教訓在我大唐還少嗎?想那昔日的安祿山曾經也為我大唐立有不少功勞,玄宗皇帝對他可謂恩比天高,情比海深啦,讓他執掌三鎮,官加郡王,可結果又怎麼樣,到後來他不照樣反了朝廷嗎?”

“愛卿所說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如今那李克用兵強馬壯,更兼他率領的沙陀騎兵驍勇不比,在天下藩鎮中罕有敵手,朕即使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力量啊?”唐昭宗李曄說這話的時候,終究是缺少底氣。

“陛下既然想重振我大唐皇威,震懾天下藩鎮,*那兵強馬壯李克用才正是上上之策。陛下你想啊,如果朝廷將天下藩鎮都甚為忌憚的李克用都震懾住了,那麼其他的藩鎮還能不乖乖的就範?至於陛下所慮者李克用實力之強大,朝廷*不易,這一點陛下大可放寬心。臣讀史書,略知前朝典故。想我大唐太宗皇帝,不滿20既已橫行天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後終成我大唐貞觀盛世之名。如今陛下年輕有為,與太宗皇帝當年甚為相類,天縱英才,何愁不能成大事?李克用雖強,但那朱全忠、赫連鐸也絕非泛泛之輩,尤其是那個朱全忠起於貧賤,曾跟隨黃巢,更是兇悍無比之徒。有道是,一虎難難敵眾狼。如果朝廷有了朱全忠、赫連鐸的幫助,陛下若再下詔,募得天下強兵,何慮大事不能成功?”

在張

《五代柴榮穿越小說》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