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頁)
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這是屈原《九歌·雲中君》一篇中的頭六句歌辭。《雲中君》是祭祀雲神豐隆的歌,句中的“靈”,指女巫。這六句翻譯過來就是:”沐浴著芳香四散的蘭湯,穿上那鮮豔華麗的衣裳。雲神啊迴環降臨在我身上,閃耀無窮盡的燦爛光芒。享受祭祀你將降臨神堂,璀璨的光輝與日月爭光。”(見黃壽祺、梅桐生《楚辭全譯》譯文,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這反映了楚地女巫主持祭神時沐浴蘭湯的宗教儀式。
參照《周禮·春宮》看,不禁令人恍然而悟:“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云:“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屈原所描寫的蘭湯浴,是南方宗教上的一種釁浴,當無疑問,且與中原地區的釁浴如出一轍,可見其來甚古,與夏代五月浴蘭似有淵源。
後來,“惡月”又發展出“惡日”,即五月五日,稱為端午。端午節又稱“浴蘭節”,可見沐浴蘭湯已成定俗。唐韓鄂《歲華紀麗》曰:“端午,……浴蘭之月。”《注》,“午日,以蘭湯沐浴。”午日,即端午日。宋吳自牧《夢梁錄》曰:“五日重五節,又曰浴蘭令節。”端午之日洗一個舒適快意的蘭湯澡,成了民眾的節令風習。
我國曆史上,花葯沐浴並不僅限於蘭草。《山海經》就曾提到另一種花草,可以入浴。該書《西山經》載雲:“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山海經》雖多怪誕之語,不可全信,然而這裡記述一種能夠治面板病的“水療法”絕無憑空虛造的可能。至於黃雚,依稀有典可查。《爾雅·釋草》指出,雚即芄蘭。按,芄蘭又名蘿藦,為蘿藦科多年生蔓草,花白色,有紫紅色斑點,可入藥。雖然這雚是否即是黃雚,筆者還難以確定。
漢代,皇家浴池中也常用香湯。漢伶玄《趙飛燕外傳》談到,成帝皇后趙飛燕洗澡用的是“五蘊七香湯”,她的妹妹趙合德入宮被封為婕妤,亦頗受專寵,洗澡用的是“豆蔻湯”。豆蔻者,姜科多年生草本,夏開黃花,其花、種子、殼均可人藥,具有行氣化溼的功效。五蘊七香者,則指多種香料的混合,究竟包含那些花草香藥,便不得而知了。
東漢的荒淫君主靈帝,據王嘉《拾遺記》卷六載,他在洛陽西園命建“裸遊館”一千間,內設許多浴池。一到夏天,靈帝就擁著一班年紀在十四至十八歲之間的宮女來此避暑。這些宮女“皆靚妝,解其上衣,惟著內服”,泡在浴池中。由於浴池裡煮有西域進獻的茵墀香,宮人浴罷,餘汁隨渠流出館外,香氣四溢,被人們稱為“流香渠”。這西域的茵墀香,係為何物,無考,然從“茵”字草頭看,很可能也是一種香花草。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十五、浴蘭湯兮沐芳……楚·屈原(2)
唐朝的宮室浴池更見發展,而尤以唐玄宗驪山華清池最為豪華氣派。1982年以來,考古工作者陸續發掘出華清宮“湯殿”遺址,其中包括宮南皇帝專用的御湯“九龍殿”、楊貴妃專用的“貴妃池”(又名“蓮花湯”)以及供宮室成員或來此避寒的文武百官使用的“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浴池,與古代文獻記載和圖錄相吻合。“貴妃池”是二遺蹟中儲存最完好的一個,使我們得以親眼見到“湯殿”的宏大規模。這些浴池所蓄之湯皆為驪山腳下湧出的天然溫泉,由於其中含有天然的礦物質,本已有療疾的效用,然而,好鬼神、尊道教的唐玄宗似猶不足,仍喜歡在湯中放置蘭草香藥,這可在他作的“桂殿與山連,蘭湯湧自然”的詩句中表露出來。中唐詩人李商隱《驪山有感》,句有“驪山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描寫楊貴妃入浴蓮花池,“暖香”二字正是溫泉蘭湯的恰切寫照。
佛道之家尤其重視沐浴。《周易》中有言道:“洗心曰齊(同”齋”)、防患曰戒。”齋戒就是收心斂性,敬拜神明;沐浴就是透過潔身以達到“洗心”,以便侍奉上天。所以《孟子)雲:“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事上帝。”作為宗教儀式的沐浴,多離不開香花。佛教徒一般都用蘭草作香湯洗沐。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即指明瞭這一點:“廟方四丈,不墉壁,道廣四尺,夾樹蘭香。齋者煮以沐浴,然後親祭,所謂‘浴蘭湯’。”而道家則花樣頗多,如五香湯,據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十一《七籤雜法·沐浴》一節引《三皇經》雲:“凡齋戒沐浴,皆為盥汰五香湯。五香湯法:用蘭香一斤,荊花一斤,零陵香一斤,青木一斤,白檀一斤,凡五物,切之以水二斤五斗,煮取一斤二斗,
《花之語舞蹈串詞》 第2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