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95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辦公桌後那個中年眼鏡男興奮地站了起來,“沒去《太平輪》這邊,那肯定就在《金陵十三釵》那裡了,快,馬上聯絡那邊的記者,確認情況!”

話音剛落,放在一旁的電話就響了起來。

“你說什麼,《金陵十三釵》的首映式林宥倫也沒有去,這怎麼可能?”

很快,香港大部分的媒體都確認了這個訊息,林宥倫既沒有參加《太平輪》的首映式,也沒有參加《金陵十三釵》的首映式,至於林宥倫究竟去了哪裡,這個沒有人知道。

相比於記者們的抓狂,影評人則顯得淡定很多,他們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這兩部電影本身上。

劉瑞城就是這樣一個獨立影評人,從電影院裡走出來的時候,他腦子裡還在回味著《金陵十三釵》開場那長達半個小時的激戰,炮彈、子彈到處開花,所到之處血肉飛,閉上眼睛就是這些,甚至他還在努力回憶最後那場南京保衛戰裡中國士兵到底有幾個人,最後還剩幾個等等諸如此類的細節。

顯然戰爭並不是這部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但斯皮爾伯格還是用了很大的電影篇幅來渲染戰爭殘酷的真實,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影片開始這麼一段表現南京保衛戰的戰鬥場面。

香港電影裡從來都不缺少槍戰場景,場面也有做得很大的,拍得很熱血的,但這些都和戰爭片不在一個層次。

正因為這種型別片的缺失,所以劉瑞城每次看這種大場面的戰爭片時,都會情不自禁地很佩服導演的功力,而斯皮爾伯格顯然是此中的高手。

他對整部電影的掌控已經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簡直就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這種觀眾與電影的距離感,又透過影片的各種細節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比如在戰鬥打響前,明知已經陷入包圍中的中國士兵表現各不相同:有的人手在無意識地抖,有的人在默默的擦槍,一位軍官放下望遠鏡,拿出妻子的照片最後看了一眼,種種細節將大戰將臨的緊張感清晰的傳遞給了觀眾。

而戰鬥一打響,這種緊張很快就變成了殘酷。

中國軍隊的陣地被猛烈的炮火覆蓋,一個被炸斷了手臂計程車兵到處找自己胳膊,然後找到了斷臂拿在手裡不知所措;受了重傷的傷員躺在那裡一個勁兒地叫哀嚎;一顆子彈打死了士兵身邊的夥伴,正當這個士兵慶幸死的不是自己的時候,令另一顆子彈把他的頭打碎了殘骸斷肢、崩碎的腦漿、從身體傷口裡流出的腸子,每一個鏡頭都是那樣的觸目驚心。

劉瑞城發誓,《金陵十三釵》中的這場南京保衛戰絕對是他看過的最具真實感和細節感的戰爭場面,血腥到不忍目睹,以至於在觀影的時候,有的觀眾都悄悄遮住了眼睛,不忍去看。

這種對戰爭場面的真實描繪,並沒有帶有任何主觀色彩,這也許就是斯皮爾伯格作為一個外國導演拍攝這類題材影片一個獨特的也優勢,他不會去評判這場戰鬥中誰屬於正義一方,只是真實地把戰爭的殘酷表現出來,而透過這種觸動與震撼,自然就會讓觀眾意識到戰爭的不人道以及和平的可貴。

這種手法比起單純地反應日軍的殘暴,高明瞭不止一倍。

劉瑞城心裡琢磨著這些問題,隨著散場的人流往外走,這時候掛在腰間的傳呼機卻響了起來。

看到上面顯示的號碼之後,劉瑞城跑到影院門口,和一家商店的老闆商量了一下,然後用這家商店裡電話回了一個電話過去。

“怎麼樣,你那邊感覺如何?”

電話一接通,劉瑞城就迫不急地問道。

電話那頭的朋友兼同事沉默了片刻,“太震撼了,整個太平輪沉沒的過程完全就像真的一樣,根本都看不到任何特效存在的痕跡,那個場面我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用語言來形容了。”

“就只是特效,劇情方面呢?”劉瑞城皺了皺眉。

“劇情也很感人,片中三隊情侶沉船時候生死離別那一段,把電影院裡好多人都看哭了。”同事將自己的觀影感受簡單地描述了一遍,跟著就問起劉瑞城這邊的情況。

“斯皮爾伯格在這部電影裡對戰爭場面的掌控,絕對是同型別題材電影裡的翹楚,不,完全可以就可以說是戰爭片的教科書,至於劇情我先賣個關子,反正很值得一看!”劉瑞城換了一隻手拿話筒,“對了,我在首映式沒看到林宥倫,他去了你那邊?”

同事的回答讓人十分意外。

“沒有啊,我還以為他在你那邊呢!”

劉瑞城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林宥倫居然兩邊的首映

《醉枕香江有幾個女主》 第59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