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回 嶗山道士 (第1/1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暘和蘇見黎迴轉頭來,只見一箇中年道士,三綹長髯,烏冠黑袍,手中斜拈著一根拂塵,在樹叢之前含笑而立,丰神俊逸。 二人見他形容不俗,想來多少是太清宮的住持一級,忙行禮道:“拜見道長。” 那道長一對眸子熟視二人片刻,對顧暘笑道:“居士年少,何憂國家之甚耶!”又轉頭向蘇見黎道:“世道待女子不厚,居士竟恰逢變時,雖少憂,不亦樂乎!” 二人聽得,都心下驚蕩。 道長在前,引著二人從刺斜裡草叢走下,輾轉進了一處山洞,洞口上有“白雲洞”三字。 洞口看似昏暗,進得洞中,燭火通明,卻見四面都是石牆,花草垂露,鍾乳騰霧。牆上掛著一些字畫,山川、蟲鳥、村市、人物等都有涉及。牆角也堆疊著許多宣紙、畫卷。雖是有些幽冷靜寂,也可算得別有天地。 三人坐在一張石桌旁,道長掌起燭,給三人一人面前放了一隻小杯子,看著像黃金做的。接著又煮了一壺茶。 顧暘見他腳步輕盈,似踏浮塵,又善相面之術,當是世外高人,便問起來:“敢問道長道號?” 道長笑道:“這恐怕不是居士想問之事罷!” 顧暘聽得,臉上微微發燙,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道長神通。” 蘇見黎在一旁聽得雲裡霧裡,欲待問時,卻見道長已閉了眼睛,顧暘臉色也有點發紅。 二人挺直腰板,正襟危坐許久,道長卻也沒說第二句話,只是隨意地歪在牆上打盹,不時摳摳耳朵,撓撓鼻子,拂塵也信手丟在地上。 不多時,眼見茶燒得好了,道長才慢慢拖起困頓的身子,提起茶壺,給三個杯子裡各斟了,又把茶壺“咣噹”一聲放在桌旁,拎起自己那杯茶來,淺淺喝了一口。 “何必坐著?喝罷!”道長笑道。 二人坐得僵直的身子終於開始動彈。 喝過一回茶,道長笑道:“二位居士飽受世俗牽擾,何如此之拘束耶?” 顧暘道:“道長是高人,我們兩個豈敢僭越。” 道長道:“笑話!僭越這說法,是誰規定?我道人在世上,只是莫僭越了己心。” 蘇見黎見顧暘神色有些沉重,便偷偷戳了戳他,笑道:“哥哥,喝茶!” 道長見了,微笑道:“世道實難,爭令少年沉容。顧居士,於你身上,牽掛糾纏何其多!你的朋友可比你灑脫一些。” 顧暘見他竟知道自己姓氏,更增驚訝,聽完笑了笑,轉頭望望蘇見黎,說道:“她是阿黎,自然不比尋常女子。” 蘇見黎道:“道長,你神通廣大,可否替我與顧大哥的前程一看?” 道長聽了,哈哈大笑,反向顧暘道:“居士有話,何不也直接這般隨心說出?” 顧暘笑了笑,說道:“道長見笑啦。方才相遇時,道長那兩句話卻是如何得出?” 道長道:“顧居士目有浩光,似笑實顰,自是天下如籠,不容你宇外之志。蘇居士則與你相反,淑郁其外,寬爾其中。” 二人聽得瞠目結舌。 道長喝了口茶,抓起桌旁拂塵,把顧暘從頭到腳又掃視了一遍,念道: “居士志高,不屑蓬蒿。只因世亂,仁義徒勞。此去江湖,路遠疑兇。若皈道法,安壽無窮。” 又為蘇見黎道: “居士才厚,煙鎖秦樓。幸會初曙,哀遇離愁。稚縈歲永,何處昔容?莫若入道,共咀溪松。” 蘇見黎雖多才,顧暘雖也機敏,終是聽得迷迷糊糊,況道長所言,一遍即過,再問時即默然不答,只知勸他們出家當道士這點是明確聽懂的。 但二人正當風華年少,來到山海之間也只是為了暫時散心,又怎麼可能出家當道士! 二人賠著笑,婉拒了道長的好意,問道長附近可有住處。 道長道:“貧道曾住在道觀之中,後感厭倦,才來這白雲洞裡。待吾教道童收拾一間臥房,給你二位暫住。” 顧暘忙推辭道:“附近可有旅店客棧麼?怎敢勞煩道長!” 道長並不理他,叫了聲:“靈兒。” 說著,不知從哪裡跑出一隻小白狗來,道長在它耳旁說了幾句話,那小狗就跑出洞去了。 “它去吩咐道童了。”道長笑道,“二位居士雖然年少,卻是俗世高客,不必多禮。” 蘇見黎目送著小白狗噠噠噠跑出洞去,歡喜道:“這小狗居然叫靈兒,……它還能聽懂人話?” 道長笑道:“吾在山中已久,吸日月而拾雲霧,嚼松花而飲溪露,臥則枕山石沙草,行則問鳥獸魚蟲,如今山中諸物,皆可語我,亦皆可為我也。”說罷起身,走出數步,手掌往兩側石壁上輕輕一張,壁上的兩根蠟燭竟撲然而滅。 顧暘見了大驚,心想:“這道長內力乃至於斯!”忙站起身來,高聲道:“道長留步!” 道長回頭微笑道:“怎麼?” 顧暘道:“道長武功如此高強,可指點小子一二麼?” 道長大笑道:“雕蟲小技,何足掛齒!”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劍如何磨》 第一百八十一回 嶗山道士(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