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爭論 (第1/3頁)
陳健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秀才說完,還坐在那裡有著憤憤不平,陳遠宏在心裡暗暗想道,妥了。
自己用官軍這個身份,在這個烈火焚天,血流成河的末世,一步步壯大自己。
只要用好流民,等自己羽翼豐滿,那就可以天高任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現在的第一要務啊,就是怎麼想辦法弄錢,錢越多越好,愁啊!
以現在自己這副小身板,膽敢把後世的什麼玻璃製造曬鹽等賺錢的技術拿出來。
先不說弄不弄得成功,就算成功了。都不用官兵動手,只是這幫官僚中的一個盯上自己,就可以分分鐘教自己做人。
什麼,砍了他,事情沒這麼簡單。每一個官員的背後,都有一個巨大的利益團體,同年,同鄉,座師。
他們只要動動小指頭,就可以讓自己粉身碎骨。
況且這些東西,是需要有地盤兒,要有作坊,有人生產,有人銷售,沒有這個鏈條,想都不要想。
還必須有軍隊作為後盾!這是前提條件,沒有這些,自己就是個懷抱赤金而過鬧市的孩童。
師傅,咱們這個寨子裡,究竟誰是其中主事的人,諾大的一個寨子,不可能沒有一個領頭的人。
秀才說道,你和你師傅這麼多年了,居然連這個都沒搞清楚。
嘿嘿,我師傅屬於萬事不管,只要沒人來管他,他是不會理會這些東西的。
我年紀太小,也不會有人跟我說這個,問別人這些事情,也沒人搭理自己啊,畢竟自己還是個小孩子。
嗯,有幾分道理,這個寨子呢,明暗之中,其實有三潑人。
第一撥是原先的山民,他們在這裡生活了幾代人,屬於土著,第二撥人,就是我們這些從各地逃荒來的老百姓。
第三撥人,就是你們,包括你師傅這種亂七八糟的人。
山民們的領頭人,是一個叫王在晉的人。它在土著中算得上是第三代了,坐地虎,人很豪邁,做事比較公正。
所以山民們很信任他,有什麼事情都願意去找他。
第二撥人,是一個叫孫楊的人。屬於第一批逃到這裡的流民,他幾乎是帶著全族逃來的。
這個人很有頭腦,這個寨子就是在他號召下修起來的。在修寨子的過程中,你總要協調人手,籌錢籌糧吧。
他又主動站了出來,在勞動中又和山民打得火熱,這個人很有心計,很有城府。就這樣,樹立起了威望。成了流民百姓的頭。
至於第三撥雜七雜八的人,包括你們這些江湖人,屬於一盤散沙,烏合之眾,所以也沒有頭。
什麼意思嘛,瞧不起江湖人唄。把江湖人列入下九流,屬於最低檔次的,甭管江湖人有多大的能量,在讀書人眼中,這就是一群上不了檯面的小丑。
想想也是,明朝這幫讀書當官兒的人,他們瞧得起誰了?
連皇帝都是他們眼中的傀儡,他們想噴誰噴誰,畢竟他們掌控輿論權。
軍人在他們眼中就是一群丘八。大字不識一個,粗魯無禮,又欣賞不來詩詞歌賦。
一天只懂得打打殺殺,動刀動槍的,野蠻,所以軍人一點地位都沒有。
在他們眼裡,軍人就是他們的一群奴僕。想罵就罵,想打就打,想殺就殺。
皇帝想加個稅吧,甭管什麼原因,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先噴皇帝一臉口水!
因為他們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他們怕收稅收到自己頭上,所以不會管國家困不困難,關他們鳥事。
反正有工資拿,有賄賂可收,有土地可以佔。什麼與民爭利啊,使天下騷然啊,反正屎盆子往皇帝頭上一扣,齊活兒。
商業稅更是不用說了。嗯,三十稅一,有等於沒有。
皇帝想要貼補貼補國家,都只能自己開個礦,搞點外快,就這樣,還被他們天天噴,最後也被他們噴黃了。
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從來沒有哪一朝哪一代哪一國,商業稅有這麼低的,明朝算是開了一個先例。
而且商人的背後就是這些讀書人,他們要麼以合股的方式,大多都是家裡的家生子,庶出子,偏房,來經營商業上的事。
所有賺錢的買賣,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所以為什麼三十稅一,就這樣他們還經常帶頭抗稅。
從開國到明亡,皇帝在稅收上,都不能增加一絲一毫,這是這是明朝版的永不加稅。
至於最來錢的海貿,也控制在他們手裡,海貿海貿,你總要有貿易的東西啊。
《移民馬來西亞》 第六章 爭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