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分卷閱讀88 (第1/2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死不救,天下人又會如何想?燕趙多遊俠,楚墨重信義,咸陽一時之間必會湧入眾多令秦王頭疼的刺客,他自顧且不暇,焉能再滅韓?”

韓王聽得激動不已,急忙起身拜道,“昌平君技高一籌,著實令寡人敬佩不已!”

殿中三人相視一笑,彷彿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而陳平帶來的探子行動亦十分迅疾,在一通喬裝打扮後,又馬不停蹄趕往韓國各地,傳播地動將至之事。

韓人此番暗暗感激韓非之恩情,擔心此事若被秦王知曉,將為韓非帶來滅頂之災,於是,眾人心照不宣地悄悄守護著這公開的秘密,如此陰差陽錯之間,刻意隱瞞訊息的新鄭王宮之中,竟無人知曉百姓早已得知地動之事。

梁城之中,無論富戶官吏還是普通庶民,如今更是天□□著城門方向翹首以盼,盼著他們的君王儘快下道詔令,尋個地方暫且安置他們,好在秋收剛過,便是庶民家中亦還有些餘糧,倒能暫時頂上數月。

哪知,眾人靜悄悄等了好幾日,各郡縣終於接到韓王的詔令,待郡守們仔細一看,卻發現是這樣一道荒唐的詔令:諸位須知,寡人已將梁城獻與秦國,即日起,此地與韓國再無干系,各地需守好關隘,勿再與梁城往來交通!

韓國各地百姓待聽完官府之佈告,不由得憤懣萬分:王叔何等宅心仁厚,不顧先前與君王的舊怨,此番冒著被秦國暴君發現後斬首的風險,派人將地動預言一事傳回韓國,便是想讓王上提前遷移百姓,拯救梁城數萬民眾之性命啊。

誰能想到,當今王上知曉此事後,非但不思救民,絕口不提地動之事,反要順勢將梁城送與秦國嫁禍,就這般輕易拋棄韓國數萬之民,真乃絕情之昏君!

如此一來,梁城眾人即便已提前知曉地動一事,亦只能眼睜睜等著厄運的降臨——甚至,王上還以一道詔書,攔住了他們逃往韓國各地投奔親友的退路!

韓王此舉,讓很多人心中閃過隱隱不安的念頭:王上今日能拋棄梁城眾人,來日若再遇上旁的災禍,豈非也會這般薄情寡義地拋棄我們?一時韓國愈發人心惶惶。

而梁城之內,突然接到君王詔令的官吏百姓,更是立時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地動快來了,可韓國不要他們了!他們的土地,財物,甚至是生命,都會盡數埋葬於在此地,等著被崩塌的山陵壓垮,被裂開的地縫吞噬!

逃?眼下雖可隨意出城,卻進不去韓國其他城邑,他們還能往何處逃?

周邊雖有秦趙魏之國,但當今之亂世,又有哪個國家願意接收他們這些被母國所拋棄之民?

再說,即便他們成功逃離梁城,但無論去到何處,都將成為沒有土地、食不果腹之流民,那是萬人所指之暴徒流民吶!

沉甸甸的陰霾猶如猝然降臨的夜幕,將眾人籠罩在無邊黑暗之中。但同時,也有不少貧寒人家在籌劃著,該如何逃離這恐怖之城,他們本就無甚輜重財產,便是當流民,也比在此處等死要好,至少能多幾分活下去的機會。

在寧騰趁機再次給秦王寄出密信,加快謀劃反韓一事之時,一輛從城外駛來的馬車正急急往新鄭王宮駛去。

車中披著月白大氅的溫雅俊朗青年,正是韓國前丞相張平之子,張良。

韓國自廢除申不害變法後,便恢復了世襲官爵制,原本按照慣例,年滿二十歲的張良應當被韓王徵召入朝為官,但當今韓王最寵信的大臣姬槐,本就對相位虎視眈眈,又聽聞張良有賢才,便時常在君王面前百般挑撥,以至張良一直待在封邑未能出仕。

但張良本就淡薄名利,於此並無怨懟,只在封邑莊園恬淡度日。再者,他認為自己之祖父,自韓昭侯一朝起,便以韓相之身侍奉三代君王,他的父親亦在兩代君王治下擔任相國一職,張氏在韓國五世為相,本就飽受君王之厚恩,又何以生怨? (1)

此番他前往新鄭,正是想進宮勸諫君王,當日聽聞地動傳言後,出於謹慎考慮,他亦暗中佔了一卦,確佔出於韓國大不利之卦象,這才相信秦國巫師並未虛言惑眾。

如今二月近在眼前,無論梁城是否已被獻給秦國,他都會勸君王應儘快開啟各處城門,疏散梁城百姓至安全之地。

想到這裡,張良暗歎一口氣,他雖從未參與過朝中之事,但深知,韓國之處境危如累卵,君王正該收攏人心,與韓國百姓齊心協力共抗強秦,怎能行這般讓民眾心寒之舉?

可他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勸諫之言剛出口,便被韓王笑著打斷了,“子房啊,寡人前幾日已將梁城印璽交於昌

《被讀心後我助始皇一統四海 作者:江南知微》 分卷閱讀88(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