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9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谷漿汁甜絲絲的氣息,大人和小孩的臉色得了糧食的滋潤開始活泛起來,交談說話的聲調也硬朗了,儘管還有那些赤貧戶不得不繼續拉著棗木棍子去討飯,討到的畢竟是真正的糧食。原野上呈現出令人的驚喜的景象,無邊無際密不透風的包穀、穀子、黑豆的枝枝稈稈蔓蔓葉葉覆蓋了田地,大路和小道被青蔥蔥的田禾遮蓋淹沒了,這種景象在人們的記憶裡是空前僅有的。白鹿原的伏天十有九旱,農人只注重一料麥子而很少種秋,棉花也因為乾旱的天象制約而幾乎不種,收罷麥子以後就開始翻地,用一把二尺長鑲著鐵刃的木板鍁扎翻土地,讓土壤在伏天裡充分曝曬,秋天播種小麥時,那土壤就鬆散綿軟如同發酵的麵糰兒。整個廣闊的原野上,男人們只穿一件短短的褲頭,在強暴的烈日下揮舞鍁板,地頭的椿樹或榆樹下必定有一頭裝著沙果葉涼茶的瓦罐。有人耐不住寂寞就吼喊起來,四野裡由近及遠串連起一片“嘿……喲……喲……嘿”只存吼聲而無字詞的悠揚粗渾的號子……今年的年饉打亂了白鹿康的生產秩序,農人等不及到明年夏天才能收穫的麥子,誰和誰不用商量就一律種下秋糧了。蒼天對生靈施行了殘暴之後又顯示出柔腸,連著下了兩三場透雨,所有秋糧田禾都呼啦啦長高了“揚花了、孕穗結莢了,原上再不復現往年裡這個時月扎翻土地吆喝號子的雄渾壯觀的景象。所有土地被秋莊稼苫著,農人們無法踏進田地就在村巷蔭下乘涼,農閒時月的悠閒裡便生出異事,有人忽然憶及朱先生賑濟救命的恩德而發動大家紛紛捐款,敲鑼打鼓一塊刻著”功德無量“的牌匾送到書院來。朱先生聽到鋼鼓和茺響走出大門,弄清了原委就發了一通脾氣:”你們剛剛吃上嫩包穀糊湯就瞎折騰!興師動眾槁這些華而不實的事圖的啥?再說賑濟糧是上頭撥下的,不是我家的,我不過是糧食分發下去,我有何德敢受此恭維?“說罷關了大門再不出來、那些人突然改變了主意,抬著金匾敲著鑼鼓趕往朱先生的故里朱家泛去了。朱先生的兒子不勝榮光熱情接待,把匾額端端正正掛到門樓上方。接著又有幾個村子效法起來,朱先生家門口隔幾天便潮起一次廟會,而且大有繼續下去的勢頭。朱先生聞訊後趕回老家,制止了兒子們的愚蠢行為,把掛在屋裡屋外的大小金字牌匾統統卸下來,塞到儲存柴禾的爛窯裡去。

這件事多少干擾了朱先生清理賑災帳目的工作,拖延了幾天才接著一摞明細帳簿走進郝縣長的辦公房。郝縣長接過那一摞帳簿很激動:“這真是‘有口皆牌’!”當即與朱先生商定時日,要為他以及參與救災的諸位先生設宴洗塵;朱先生避而不答轉身就告辭了,走到門前說:“如若發現帳目上有疑問儘管追查,朱某絕不忌諱。”郝縣長拉著推著又把朱先生拽進門來說:“我還有話跟你說。”朱先生坐下來。郝縣長說:“年饉已過,人心穩住了。縣府新添國民教育科,我想請先生出山。”朱先生聽了一笑,說:“你不知道我這個人不成器,做點文墨文字的事還可以濫竿充數,一當起官來自個心裡先怯得惶惶,日裡不能食夜裡不得眠。生就的雀兒頭戴不起王冠——你饒了我吧!”郝縣長根本不信:“這話不實。單是這次賑災,先生所作所為無論朝野有口皆碑。卑職以為滋水不乏有識之士,當今最短缺的卻是清廉的人。”朱先生依然不為所動,搖搖頭輕淡地申述說:“我一生不勉強人,人也不經勉強我,勉強的事是做不好的。”說著又站起來告辭。郝縣長再開不得口,欽服而不無遺憾地陪朱先生出門,又提出開頭的話來:“那……你還是擇空兒抽一天時間咱們聚聚,我也好代饑民向諸位先生說一句謝承的話呀?”朱先生笑著卻很果斷:“不必了。你有這心意,把那筆款子糴成糧食,分給街頭路口的那些乞丐吧!他們的年饉還沒過哩!”

縣誌編纂進入最費神的階段,在一一找出前人所編幾種版本的疑問和寥誤之後,現在就要進行嚴格的考證,關於本縣歷史沿革需要大量查閱史料典籍,有關風土人情以及物產特產要到四鄉去踏訪詢問,有關歷朝百代本縣所出的達官名流、文才武將、忠臣義士的生平簡歷需得考證,還有數以百計的烈女節婦的生卒年月和扼要事蹟的查核,這麼龐雜的事項都得由諸位先生分頭去做。頂麻煩的是對本縣山川嶺原地貌的核查,一溝一峪,一峰一溪都得勘測,而這樣的專門技能的測工得到省城去請。朱先生親自出馬到西安,請來了一主二副三位測工,又僱來三位年輕農人幫他們背行李扛測具,就開始鑽山巡河去工作了……朱先生決計編出一部最翔實最準確的可資信賴的新縣誌,那無疑是滋水縣的一部百科全書。大饑饉的恐怖在鄉村裡漸漸成為往事被活著的人回憶,朱先生偶然在睡

《白鹿原電視劇全集免費版土豆網》 第4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