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稻草和稻草人 (第1/2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十年前的農村確實有不少搭建的稻草屋和稻草人,比較簡單,幾根樹木 ,樹枝加幾塊木板,還有一些舊衣服, 再來一堆稻草就能簡易完成,搭建的場景基本佈局在田地間和菜地裡,還有魚塘和果園,稻草人和稻草屋在農村還是隨處可見的,稻草人是威懾作用,稻草屋儘管基本不住人,可能就是個臨時休息室,也不排除真有過夜的人,小朋友們自己也有搭建屬於自己的稻草屋和稻草人。 製作稻草人的主要材料基本就是稻草, 普通木棍,繩子和衣物,還有竹枝、樹枝條,能用的都行 沒有特別講究,廢物利用,稻草人肉身是幹糙了的稻草秸稈做填充物,在我們南方主要是水稻秸稈,手拿蒲扇、鈴鐺或塑膠袋都可以,頭戴爛草帽等。主要用來趕走小鳥等飛禽,起威懾作用,防止啃食莊稼,驅逐鳥類,不傷害農作物。 稻草屋,學名和土話都可以叫茅草屋,加了棕黑色的茅草,茅草屋在舊社會主要是因為窮人沒有能力和沒有錢財去建設更好的房子而產生的茅草屋,其茅草不用花費太多金錢,又比較容易採集,而且能遮風擋雨,所以窮人才選擇它來建造住處。 茅草屋的裝飾材料有幾種,鋁製模擬茅草和真茅草。鋁製模擬茅草是真茅草最好的替身,它色澤美觀高雅、輕質,不生鏽、不腐爛、不破裂、不生蟲、耐用、防雨、便於安裝。 茅草屋的歷史由來:最早的農耕文化起源於遙遠的上古時期。勤勞的先民們在稻穀芬芳的田野上,從地表向下挖出方形或圓形的穴坑,將捆綁的樹枝或稻草沿坑壁圍成牆,簡陋地抹上草泥,屋頂上搭些草木,這便是人類最早搭建的用以躲避風雨、躲避禽獸災害的屋舍。從洞穴中走出來,創造了自己安定的棲居。 魚塘和果園附近一般都會搭建茅草屋,我們小孩子們會利用田間的草垛,用一捆捆稻草來搭建簡易的稻草屋,純稻草,沒有茅草,主要是用來遊玩和嬉戲。 稻草人是村民為守護田地和菜地而立於田邊和菜地的稻草做的人偶,習慣叫其稻草人。麻雀在建國初期是四害之一,後來又被平反了,因為麻雀喜歡吃雜草種子和害蟲,是益大於害,不能僅僅因為麻雀喜歡吃稻穀,就說其是害蟲,就要消滅它,這樣是會影響動物生物鏈,最後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利益。 麻雀喜歡一群一群的在莊稼地裡偷吃糧食,特別是高粱,穀子等等農作物,由於麻雀數量特別多,直接導致了糧食的減產,麻雀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被大家認為是害蟲,所以那時候國家公開把麻雀列為四害之一,消滅麻雀。在稻草人上順便綁幾根跟麻雀羽毛顏色相似的棕黃色鴨毛,這樣的話麻雀飛過來看到那鴨毛,以為是自己的同伴來吃稻穀遇難了,警惕性高的它們也就飛走不敢來了。 麻雀依民房而居,在農家院子裡雞鴨欄裡也是它們的覓食地方,它們天性非常機靈,只要人們居住到那裡,它們就出現在那裡,在農村房屋瓦片底下就是它們的窩,經常落在院子裡一蹦一跳的覓食,當你出現時它們就一轟而飛,這種小麻雀依人而居,這也是它們聰明本能的生存方式!從理論層面上說,麻雀會吃莊稼,不是益鳥。但是它也吃害蟲,有利有弊,後來國家才讓其自生自滅,為了生態平衡,最後也成為了要保護的物種。 小夥伴在幼年時期基本都有在稻田上玩耍的歡快日子,其中有一半和稻草相關。說起稻草,在過去幾十年的歷史還是有很多作用的,以前都是人工收割稻穀。儲存的稻草比較完整,基本上每個小夥伴都抱過一捆捆的稻草和棉花樹枝,都幫學校抱過,參加勞動課實踐。 人工收割水稻,與收割機收割水稻的區別,在於稻稈切割位置,人工收割基本是貼地收割,即將整株水稻都割下來,這是為了日後有稻草可以使用;而收割機收割基本是都是在稻稈中間位置割斷,稻稈過短讓人們無法進一步使用,只能選擇燒灰肥田。 小時候,水稻割掉之後會進行脫谷,脫谷之後的稻草會先放在稻田上曬幾天等退青,主要還是人手不夠,都是村民互助模式,稻穀收起來後要及時晾曬,而晾曬需要人手照看,所以稻草的處理只能等稻穀晾曬好入倉之後進行。稻草怎麼處理?一般先收集扎捆起來存放農田邊角處,事後空閒下來再將捆紮好的稻草轉運到稻田岸上的稻草垛上,一般是等捆紮的稻草自然曬乾後,再收攏成堆,可以長時間儲存,用來燒火煮飯都行。還能製成稻草繩子用來捆紮物品,中國古代有句名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的就是稻草製作的繩子,可以用來捆紮其他東西,比如捆紮柴草,又比如捆紮蔬菜,還可以吊豬肉,插秧的時候用稻草捆紮秧苗。用稻草捆紮東西時,是一根根散著用,根據需求可以製作不同粗細的繩子,全憑要捆紮的東西大小來製作稻草繩子。 稻草除了捆紮之用,還可以用於搭建草棚,在
《80後的回憶吃的飯》 第32章 稻草和稻草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