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瞥�穆逖簟⒚曬攀錐脊��土只蛑醒僑雎磯�狽⒊齙暮帕鉅謊�H緗袷翹跆醮舐吠ㄅ分蕖�

這種局面讓有些人深感不快,其中最倒黴的莫過於英格蘭人。他們對手的財富在一夜之間多了數倍;更糟的是,黃金和白銀像下雨一樣落到西班牙的頭上,人們還說這是上帝的意願。此外,英格蘭和羅馬教廷的決裂也讓人備感絕望。一位16世紀的耶穌會會士寫道,“上帝將最高權力交到了西班牙國王的手裡”,西班牙的財富“是上帝的決定,主在按自己的意願安排各王國的存亡”。

言下之意,新教的統治者因背棄真正的信仰而理應遭到懲罰。宗教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暴力和迫害行動波及整個歐洲。謠言說英格蘭即將受到軍事打擊,特別是瑪麗一世(Mary I)去世之後——在她的治下,英格蘭可能與羅馬教廷重歸於好,並服從教皇的權威。瑪麗的異母妹妹伊麗莎白一世在1558年繼位,她必須在兩方之間像走鋼絲一樣行動:一方是相互競爭的宗教遊說人士,另一方是對憤懣、失意、迫害忍無可忍的叛亂分子。作為一個處在歐洲邊遠地區的孤立小國,英格蘭很難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1570年,教皇皮烏斯五世(Pius V)在通諭《在至高處統治》(Regnans in Excelsis)中將伊麗莎白稱為“徒有虛名的英格蘭女王,罪惡的僕人”,並威脅任何服從她或遵守她法律的人都將被開除教籍,於是人們不得不考慮到如何抵抗(不是來不來,而是何時到來的)進攻。

英格蘭為皇家海軍投下重資,希望打造一支堅不可摧的艦隊來負責前線防禦。最先進的軍用船塢——如泰晤士河上負責設計和製造的德普特福德(Deptford)和伍立奇(Woolwich)——已經建成,同時還負責商船的改造。新型商船不僅載貨量更大,航行速度更快,續航能力更持久,還能搭載更多的船員和更強力的火炮。

造船大師馬修?貝克(Matthew Baker)是一個建築師的兒子。他用自己所學的數學和幾何原理為伊麗莎白女王設計建造新一代的艦船,還發表了一篇題為《古代英格蘭造船術概覽》的文章。這些技術被迅速運用到商業領域,英格蘭100噸以上的商船數量在1560年以後的20年間多了三倍。很快,新一代艦船就因其出色的航行速度、良好的操控性以及強大的作戰威力而備受關注。

英格蘭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果。1588年夏天,西班牙從尼德蘭派出一支龐大的艦隊,準備全面入侵英格蘭。結果英格蘭人技高一籌,被打敗的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只好鎩羽而歸。儘管大多數敵艦是毀於觸礁和海上風暴而非英格蘭之手,但沒人懷疑英格蘭的海軍投資得到了豐碩的回報。

四年之後,英格蘭截獲了葡萄牙的“聖母號”(Madre de Deus)快船,更證明了它的海上實力。快船滿載著胡椒、丁香、豆蔻、烏木、掛毯、絲綢、布匹、珍珠和貴金屬,從東印度群島駛往亞速爾群島。這些約佔英格蘭平均年進口量一半的貨物,全都被拖至南海岸的達特茅斯港(Dartmouth)。王室和海軍不得不就如何分配戰利品展開漫長而痛苦的討論,尤其是在一些小型的貴重物品已經失蹤之後。

這類成功在增強英格蘭人自信的同時還鼓勵了大西洋及周邊地區越來越多的侵犯性行為。英格蘭開始和歐洲任何與天主教教廷為敵的國家建立聯絡。例如在16世紀90年代,伊麗莎白女王宣佈釋放被俘獲的西班牙艦船上做苦役的北非穆斯林,並給他們提供衣服、盤纏和其他必需品,然後護送他們安全回家。當1596年英格蘭人進攻加的斯港(Cádiz)時,還受到了北非穆斯林的援助——正如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開頭處所提及的。這樣的同盟實在是太過神奇,以至於一位當代學者將此描述為一場由英格蘭人和摩爾人共同參與的反對天主教西班牙的伊斯蘭“聖戰”(jihad)。

為了奪取西班牙和葡萄牙通往美洲和亞洲的新航道,英格蘭開始花大力氣與奧斯曼土耳其人搞好關係。當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在驚恐地觀望著土耳其人即將叩開維也納的城門時,英格蘭人卻在動其他心思。1571年,其他歐洲基督教國家組成了“神聖同盟”,共同攻擊位於科林斯灣(Gulf of Corinth)勒班陀(Lepanto)的奧斯曼海上艦隊,英格蘭並未參與。當勝利的訊息傳遍歐洲,詩歌、音樂、藝術及紀念碑紛紛被用以表達獲勝的喜悅時,只有英格蘭無動於衷。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豆瓣》 第3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