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章 大雪紛飛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冉閔大吼一聲,策馬駛出山林,手持兩把重戟,直向鮮卑騎兵殺來。 雙方近在咫尺,冉閔大發其威,催動戰馬,兩把重戟左開右合,橫掃豎砸。 這一下子可是苦了鮮卑騎兵。 因為鮮卑騎兵盡是手持弓箭,面對冉閔的兩把重戟,毫無抵擋之力。 冉閔左手重戟砸下,直接將一名鮮卑騎兵連人帶馬砸為肉泥。 右手重戟橫掃,又將一名鮮卑騎兵擊得倒飛而出。 山嶺之中,道路狹窄,鮮卑騎兵隊形密集,排成長長的一溜。雖然對方人數眾多,但與冉閔對戰者,僅有兩三人而已。 冉閔一路衝殺,兩把重戟左右揮舞,一名名的鮮卑將士倒身飛出,順勢又將身後的鮮卑騎兵撞擊於馬下。 鮮卑騎兵見冉閔殺來,頓時隊形大亂,嚇得紛紛掉轉馬頭,向後跑去。 遏陘山的一幕再次重演,冉閔一人在後追擊,手中兩把重戟不斷地揮砍。 前方千餘名鮮卑騎兵騎馬逃竄,根本沒有半點抵抗之力。 冉閔一路衝殺,濺射的鮮血染紅了衣甲,遠遠看去,如同一個紅色的魔鬼一般。 鮮卑騎兵見後,更是心中恐懼,不要命地驅動戰馬,向後跑去。 冉閔緊追不捨,一路衝殺,直到前方再也看不見鮮卑騎兵,這才停住戰馬。 冉閔也不知道究竟殺了多少人,收回雙戟,只見戟刃都已彎卷,上面還帶著一串串的血肉。 鮮血已將雙戟的戟首和戟杆染成一片紅色,道道殷紅的血液順著戟杆流淌。 冉閔低頭,只見戰馬的馬頭也被鮮血染成一片紅色,自己的鎧甲之上盡是肉沫和鮮血。 冉閔心中高興,直呼痛快,遂勒轉馬頭返回。 一路之上,盡是鮮卑騎兵的屍體,橫七豎八,橫陳于山道之中。 冉閔也沒有細數,感覺一陣衝殺,至少斬殺鮮卑騎兵300餘人。 冉閔停下腳步,翻身下馬,來到那名將領跟前,俯下身體。 這名鮮卑將領的身份明顯不低,頭冠之上還插著一撮貂尾。 不過,這並不是他關心的地方,他關心的是這名鮮卑將領的身上竟然披著一件用野雞頭上的絨毛編織而成的“裘衣”。 “這估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羽絨服了吧!” 冉閔撿起“裘衣”,興奮地說道。 “集腋成裘”的故事,冉鳴早就聽說過,意思是說狐狸腋下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可以製作成一件皮袍,比喻稀少且珍貴並有積少成多的意思。 在古代,裘衣那可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徵。 在“平原君竊符救趙”的故事中,平原君的一位門客用“雞鳴狗盜”之法,從一處狗洞之中潛入王宮庫室,將一件非常珍貴的裘衣偷出,並獻給了王妃。 王妃見了之後非常高興,於是冒著殺頭的危險悄悄竊來兵符,給平原君使用。 由此可見,在古代裘衣是何等的珍貴。 可是那些裘衣都是用諸如狐狸、山貂的皮毛製成,而這件裘衣則是用野雞頭上的絨毛編織而成。 “野雞頭上的絨毛寥寥數片,編織成一件裘衣那得需要宰殺多少隻野雞?” 冉閔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翻遍記憶,也只尋找到了一點有用的資訊: 在西晉時期,太醫司馬程據給晉武帝司馬炎進獻了一件由野雞頭上的絨毛編織而成的裘衣,想博得司馬炎的歡喜。 而晉武帝司馬炎則認為這些用羽絨製成的服裝,是浮華奢侈的表現,同時用特殊技藝製作的異服,是違背正統禮儀的。 於是,便將“雉頭裘”在大殿前當著眾大臣的面當場焚燒,並再次警示眾位大臣一定要勤儉節約。 “原來,這件衣服真正的名字叫做——雉頭裘。” “看來,此人必定是皇室之人,身份還不低了!” 冉閔準備將“雉頭裘”穿在身上,可是隻見自己全身盡是鮮血,於是心中不忍。 冉閔脫下滿是鮮血的甲冑,而後又找來一件乾淨的皮甲,再將“雉頭裘”套在身上。 果然,這件“雉頭裘”毛髮柔軟,極為溫暖。如今正是寒冬臘月,山嶺之中北風呼嘯,冉閔卻一點兒也不覺得冷。 “如今我的行蹤已經被發現,我必須得儘快走出山林,防止被鮮卑騎兵將自己堵死在此地。” 說幹就幹,冉閔牽來三匹戰馬,一路向北,轉而向西,直朝大同方向而去。 天空陰雲密佈,北風呼嘯不止,捲起地上的積雪,打在臉上,越加疼痛。 身後不時地有鮮卑騎兵出現,且越來越多,冉閔馬不停蹄,一人三馬,輪流騎乘。 夜晚之時,冉閔來到一條小河旁,小河旁有一片密林,樹木茂盛。 冉閔見天色已晚,於是鑽入樹木之中,清掃積雪,而後將三匹戰馬圍成一圈,自己則躺在戰馬的肚子之上,利用戰馬的體溫取暖。 一夜無事,次日天明,冉閔起身,牽引戰馬,走出樹林。 過不多時,只見遠處傳來密集的馬蹄聲音。 冉閔側耳傾聽,依據馬蹄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斷出對方至少有上千名騎兵。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蕪湖土地收儲補償》 第11章 大雪紛飛(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