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籌措糧餉! (第1/1頁)
鯤鵬九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底下徵不上賦稅,上面批不下糧餉,怎麼辦? 楊鶴冥思苦想多時,沒想出什麼好辦法,卻想到了一個人,就是秦鋒。 秦鋒不僅武藝高強、精通兵法韜略,更是一個理財高手,或許可以給自己出幾個弄錢的好點子,正想派人去找,不想秦鋒自己來了。 “卑職參見總督大人!” “免禮,坐吧,老夫正要找你,不想你自己來了。” “大人要找卑職,想來是為了大軍糧餉之事吧?” “呵呵,小滑頭,老夫這點心思,什麼都瞞不住你,說的不錯,數萬大軍即將出徵,可是需要的糧餉還沒有著落,沒有糧餉,又如何打仗呢,這件事著實讓老夫頭疼啊!” “大人不必憂慮,卑職早就為您準備好了!” 說話間,秦鋒遞過來一份借據,上面清楚寫著:今向綏德城一眾商家挪借白銀三十萬兩,精米六萬石、小麥六萬石、馬料三萬八千石……用於剿滅流寇之用,利息三分、借用五年,五年一到、還本付息,逾期未還,保人擔責! 底下還有秦商們的代表,薛家家主:薛仁禮的簽名、畫押、私人印章。 擔保人,是秦鋒籤的名字、按的手印。 …… 秦鋒何其聰明,無論做什麼事,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早在和楊鶴談論‘剿撫並用’之策的時候,就預料到大軍出征之時,會出現糧餉不足的問題了。 故而在幾個月之前,薛瑾瑜前來送紅薯種子的時候,就著手解決這件事了。 秦鋒將從東勝城外—匈奴古墓群中盜出來的奇珍異寶,拿出相當大一部分來交給了薛瑾瑜,請她幫忙運到江南繁華富庶之地,變賣成銀子、糧食,再運回來西北,充做大軍征剿流寇之用。 這些錢糧的來歷不太乾淨,屬於銷贓換來的,不能明說。 因此上,採用瞞天過海之計,就說是向一眾秦商們借用的,而秦鋒則做了擔保人,如果以後還不上,擔保人負責,等於自己向自己負責,那就不用負責了,嘿嘿。 另一邊,楊鶴看完借據之後,激動的二目圓睜,雙手顫抖,而後開口問道:“秦鋒,這些銀子、糧食現在何處?” “回大人的話,這些糧餉是在江南一帶籌措的,水運到洛陽,再陸運到潼關,而後一路北上……估計再有半個月左右,就可以達到固原城了,這一路之上多流寇,為了安全起見,還請大人派人馬接應一下為好;另外嗎,一眾秦商們答應了,如果這些糧餉不夠用的話,他們還可以繼續出借,請總督大人安心剿滅流寇便是。” “好,太好了,沒想到國家有難之時,秦商們如此深明大義,願意出借這麼多的錢糧,以後有了機會,老夫一定親自登門道謝!” 說話間,楊鶴拿過一支狼毫筆,在借據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加蓋了三邊總督大印。 而後拿出令牌,調動了三千精兵,前去接應薛家商隊。 半個月之後,在三千精兵的護送下,薛家商隊將大批的銀子、糧草運到了固原城。 糧餉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開始抽調兵馬。 隨著楊鶴一聲令下,各鎮人馬聞風而動,以最快的速度向固原城聚集而來。 …… 崇禎三年—三月十八,各路人馬聚集完畢,共計四萬之眾,全部駐紮在了固原城外的校軍場當中。 “咚!—咚咚!” “嗚!—嗚嗚!” 放眼望去,人馬如潮、旌旗如林,遮天蔽日、好不壯觀,戰鼓聲、號角聲更是連綿不絕,震的人渾身熱血沸騰。 四萬人馬是從不同軍鎮抽調來的,屬於典型的‘兵不識將,將不知兵’,這可是軍中大忌之一。 因此上,各鎮人馬聚齊之後,老將軍尤世威就住進了大營當中,而後指揮各鎮人馬,日夜操練、互相磨合,爭取早一點形成凝聚力,如此才能上陣廝殺。 與此同時,高層將領們聚集一起,商議剿滅流寇的軍事方略。 …… 上午時分,總督府大堂中,楊鶴、尤世威、秦鋒……以及三十餘名副將、參將、遊擊將軍聚集一起,正在商議剿滅流寇的事情。 而這樣的會議,已經連續召開十餘次了,最終定下了‘先北後南、依次剿滅,寬仁為本、減少殺戮’的十六字方針! 也就是說,先集中兵力剿滅陝北一帶的流寇,而後向南進軍,依次剿滅關中、渭南、漢中地區的流寇,而在剿滅過程中,不得輕易殺戮投降的,或者被俘的流寇,更不準殺戮無辜百姓,或者搶掠百姓的財物,違者嚴懲! 十六字方針定下了,接下來,就是征討目標了,如今在陝北地區不肯接受招撫的,主要是三支流寇: 第一支流寇,盤踞在延安府的東北地區,大約有八九萬人馬,有兩位大頭目:一是王嘉胤,報號‘橫天一字王’,二是王自用,報號‘紫金梁!’ 第二支流寇,佔領了慶陽府南部地區,大約有五六萬人馬,同樣是兩位大頭目:一是王左桂,報號‘爭世王’,二是王左道,報號‘亂世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回到明末當兵》 第八十二章 籌措糧餉!(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