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四四章 不如去遊學 (第1/2頁)

文飄過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歲月如梭,轉眼,沈雲已在鴻雲武館潛心讀書兩載有餘。

兩年多來,他讀完了各院借書間的各類,正如錢師尊所言,多讀書確實於武學大有裨益。並且,他自我感覺心中越來越明亮,待人持物比來武館之前明顯更有條理。然而,什麼是道,他還是不得其解。

這一天,他和往常一樣,去大禮堂後面的靜室,向錢師尊請教武學難題。

“唔,你來了。”錢師尊招呼他進屋。

屋裡比往常更加空蕩。窗前長榻上的書卷、香爐等都不見了。而地上擺著一個大竹匣子。

“錢師尊,你忙哪?”沈雲連忙說道,“弟子明天再來。”

錢師尊指了一下他以前常坐的圓凳:“坐吧。我要離開武館了,明天就走。”

沈雲訝然:“您也要去從軍?”

兩年前,貝大帥率部出征平叛。結果,叛軍比所有人想象的更難打。貝大帥的部眾與之交戰,次次損兵折將,沒有佔到半點便宜。

為此,貝大帥威名受損。他是仙帝親封的“平南侯”,如今卻被人們背地裡戲稱為“難平侯”。不過,貝大帥自己並沒有平叛接連失利而受挫,反而多次擴充兵力,大有越挫越勇之狀。這不,一個月前,他又一次張榜招募兵馬。

而鴻雲武館是貝大帥親手建立的。武館方面並沒有因為平叛大業受挫而退縮,一如既往的對此表示支援,積極號召符合條件的門人應徵。這一次又組織了百餘人從軍。他們於明天出發。

令沈雲感到意外的是,這一次,永安副教使竟然高調報了名。沈雲聽說後,特意去向其道別,以感謝他這兩年多的照顧與扶助。只可惜,他兩次求見,均沒有見到人。第二次去的時候,永安副教使人雖不在,卻給他留了一封信。

在信裡,永安副教使洋洋灑灑的寫下千餘字,詳盡的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末了,寫道,‘平叛大業已到了最關鍵之時刻,此乃千秋功業,我輩當全力支援之”,勸他也一道去從軍,

沈雲讀罷信,方知平叛之艱難。但是,這又與他何干?叛軍於他無冤無仇,相反,仙符兵卻是他不共戴天之血仇。如果不是師父生前對叛軍失望到了絕望,幾次三番的說他們“不足與謀”,他看罷這封信,指不定會去助叛軍一臂之力。

他又沒有想到的是,錢師尊竟然也要從軍。

真搞不懂,這樣的仙庭,有什麼好效力的!他忍不住在心裡嘀咕。

錢師尊搖頭:“哦,聘約到期了,恰逢我有一老友有意開武館,請我坐館。我出來有些年頭了,也想回去與家人多聚聚,便同意了。”

原來是要回去與家人團聚。沈雲連忙抱拳道賀。

錢師尊笑了笑:“一家小武館,教三兩頑童罷了。”接著,他言歸正傳,問沈雲碰到了什麼武學難題。兩年多來,他已經習慣沈雲隔三岔五的過來請教武學。

沈雲據實以對。

錢師尊細緻的指點了他一番,末了,眉尖輕蹙:“我觀你這半年來未有寸進,象是瓶頸之狀。”

沈雲點頭。確實如此。他正為此而苦惱不已。

習武之人陷入瓶頸,是常有的事。是以,武館的師尊們在武學講課時,時常會提及如何克服瓶頸狀態。沈雲也不是頭次碰到瓶頸。以往,他只要按照師尊們所教去做,少則數日,多則一月,就連衝破所謂的瓶頸。然而這一次,他用盡了法子,卻發現半年來的種種努力都象是付諸了流水,一點效果也沒有。

“錢師尊,我當如何突破呢?”這也是他今天來請教的問題之一。

錢師尊細細的問了他這半年的習武練功情況,沉吟片刻,說道:“這兩年你進步很大,略有小成。然而,常言說,欲速則不達。習武也是如此。我以為,你不如暫且緩一緩,出去遊學一段時間,興許會有效。”

“那,弟子去哪裡遊學好呢?”講堂上,不只一個師尊提出過這個法門。沈雲近來也有想過外出遊學,只是還沒有拿定主意而已。

錢師尊笑道:“這要問你自己。比如說,你有什麼心願,或者,有什麼想見之人,想做之事。理清楚了你心中所想,你自然而然就知道該去何方遊學了。”

“謝錢師尊賜教。”沈雲心頭大亮。

不用多想,他一直很清楚自己心中所想——待學有所成,有兩樁事必須做,一是,找到那群仙符兵,還有下令屠村之人,報仇雪恨;二是,尋訪九姐。

既然困於瓶頸不得破,那麼就藉著遊學,去了卻多年的心事吧!他很快拿定了主意。

《乾龍乾向水流乾怎麼解釋》 第一四四章 不如去遊學(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